值得信赖的永通万国收购公司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重陷分裂,战乱频发,中国经济倒退,钱币铸量变小,质量变差,物物交换比重增大。至南北朝,情况有所改善,北方的趋于稳定及佛教的发展,影响了钱币艺术,这时所铸钱币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这一时期也是理论、钱币美学的萌芽时期。南朝萧梁时期顾烜所著《顾烜钱谱》,被看作中国部钱币学著作。钱币学专门研究钱币的形制、制作、文字和图形。钱币学的产生,说明当时人们已对收藏和研究钱币产生了兴趣。此期还产生了后世广为流传的《钱神论》,作者鲁褒说钱:“视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而走……”,颇有愤世嫉俗之意,其所创“孔方兄”一词,也算是丰富了汉语词汇。
这两种五铢钱铸造时间较长,在当时属值。它们也是北方在北魏统一后经济逐渐超越南方的证据。在铸造的精美程度上能与常平五铢相提并论的,就是“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种钱币。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通万国市场分析估价:
“永通国”一枚----------------估价:2,070,000----日期:2017-03-11
北朝·北周“永通国”二枚------估价:2,850,000----日期:2018-03-27
北周“永通国”大样------------估价:1,660,000----日期:2017-10-20
南北朝“布泉”“五行大布”----估价:1,520,000----日期:2018-03-05
“永通国”--------------------估价:1,770,000----日期:2018-01-19
永通万国展览,“永安五铢”系北魏永安二年始铸,钱币铸造在当时属于较工整的,曾在北方大量通行;
“常平五铢”系北齐文宣帝期间所铸,这也是北齐惟一铸造的钱币。“常平”非年号,而是借用了当时囤积粮食的“常平仓”之名,也许皇帝希望钱币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功用吧。常平五铢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是当时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由于采用了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钱效率也极大提升,铸量较大,流通较广。
这两种五铢钱铸造时间较长,在当时属值。它们也是北方在北魏统一后经济逐渐超越南方的证据。
在铸造的精美程度上能与常平五铢相提并论的,就是“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种钱币。
近几年永通万国市场行情价格:
北周“永通国”大样------------估价:2,190,000----日期:2018-02-04
“永通国”背双鱼花钱----------估价:2,870,000----日期:2017-07-08
北周“永通国”大样------------估价:2,160,000----日期:2018-04-04
南北朝“布泉”“五行大布”----估价:2,000,000----日期:2018-03-15
永通国寿山荔枝洞石章----------估价:2,050,000----日期:2018-01-18
永通万国交易价格,“永通万国”的出现,连同布泉、五行大布使北周三大美泉不仅在南北朝、乃至在我国以及世界铸币工艺史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钱文“永通”意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铜色青白,制作精致,轮廓俊俏,书法华美。初铸钱径约3厘米、重6克左右。后铸渐小,径减至2.5厘米左右,且夹有铅锡钱,然仍不失美泉风韵。有合背钱、厌胜钱,传世之阔缘大钱,据考为后世翻铸。
魏国还是使用五铢钱,没有铸造虚额,这与魏国经济稳定有关。不论后人如何评价,从经济角度看,老百姓生活的还是魏国。
晋作为一个朝代不可忽略,但从钱币史看则可有可无,因为西晋可能根本就没有铸钱,与东晋并列的十六国倒铸了些钱,数量不多但很具有代表性:
大夏国王赫连勃勃所铸“太夏真兴”,次将国号“大夏”(古时“太”与“大”同义)与年号“真兴”并铸在一起,存世稀见。
这些钱币摆脱了“铢两制”记重,是以后年号钱或国号钱出现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