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主要的古文明。它距今约5250-4150年,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闻名于世。昨天,《良渚灵玉:神与人的对话——良渚文明展》亮相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历年考古发掘之精华成果——120件(套)良渚文明时期玉器,向我们讲述了四五千年前的古人,创造出的璀璨文化。
近十年来玉料价格暴涨,现代新品的价格涨势则更为无厘头。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告诉本刊,去年初他曾接触到一个挂件,对方要价17万元,因为手头资金不,只好放弃。但就在春节后,该挂件居然被一位浙江富商以超过200万元的价格买走。
而反观古玉的价格走势,与现代新品相比,涨幅明显要小得多。上海资深藏家邵慧明告诉记者,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各类型的玉石器价格,近年来年均涨幅在20%~30%之间,走势比较平稳,难以见到暴涨的情形。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良渚文化玉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张之款竹玉管毛笔----------价格:RMB2,280,000----日期:2016-06-19
清·玉管透雕龙纹斗笔----------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4-22
近几年良渚文化玉管市场成交的价格: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黄玉镯------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2-20
宋金镂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6-08-01
玉管形串饰白玉玦一对----------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6-09-05
2005年,“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良渚文化玉器的奇特造型和精致纹饰都让参观者惊叹不已。比整套制玉工具更让人惊讶的,则是这处遗址的8座高等级大墓:位于崧泽文化区域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由是成为了良渚文化的源头。
当一块黑红色的石锥清晰呈现在考古学家们面前时,周润垦几乎可以确定,连同它一起的打磨用砾石、被称作解玉砂的石英砂,是一整套的制玉工具。玉器,正是由马家浜文化而崧泽文化、而良渚文化这一脉相承的江南远古文明共有的鲜明特征。
古玉价格走势不及现代玉器艺术品那般迅猛,这并非意味着其收藏价值偏低,相反,其实是被低估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藏家惜售、市场了解不太充分等方面。
惜售可能是造成古玉收藏价值被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接触的一些民间藏家手中,藏有不少珍品、精品,连博物馆的专家都叹为观止。但在现阶段,这些古玉极少进入市场流通,仍然处于囤积阶段。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收藏门槛偏高,可能也是市场对此缺乏够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权威的鉴定机构,加之市场中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假货真品充斥市场,使得藏家对此心存顾虑。
此外,古玉拍卖受政策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古玉收藏设置的障碍。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包括古玉、青铜器等在内的艺术品都属于文物,不允许公开拍卖,除非是品、海外回流等特殊情况,所以上古玉器交易目前还是以小范围私下交易为主。
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反山遗址与瑶山遗址是迄今等级高、玉器数量多、器类为丰富、制作为精美、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良渚文化考古中为重大的成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虽然东山村的分化还是初步的,但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上层社会为维持统治,对内设立与法庭、监狱类似的统治工具,对外拥有等保卫及扩张力量,也就慢慢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早于良渚文化千余年的凌家滩文化,突出特点是玉雕礼器与佩件众多,雕刻风格与技术也与良渚文化极为相似,似乎有一脉相承的同源特点。凌家滩过号称中华玉器的圆雕大玉猪,重量竟然达到八十多公斤,堪称远古玉器中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