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幅画中,正翻读杂书消遣时光的道光帝身着便服,腰前恰恰有一只尺寸超级夸张的云芝纹白玉带钩。一直奇怪这位皇帝何以如此闷骚,林苏门《大带钩》诗让人恍然大悟:大号带钩乃是约略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兴起的风气,到了道光时期也依然畅行不衰。并且这一风气显然并不局限于扬州,而是四处流行,包括皇帝都是追随者。
带钩的材质,以青铜为主,也有金、玉、铁等质料,带钩除其使用价值外,其观赏性又彰显着人的身份地位,许多社会名流和王公贵族所用的带钩极其精美,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是集观赏性、艺术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工艺品。玉制带钩几乎与中国玉器是同步发展,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带钩文化。清翡翠镂雕螭龙带钩(1对)长9.7厘米3000万至4000万港币3426万港币古玩艺术品心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清代白玉螭龙带钩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白玉螳螂捕蝉带钩--------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7-01-28
清代白玉螭龙带钩--------------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7-07-03
翡翠螭龙纹带钩----------------价格:RMB2,640,000----日期:2016-08-06
清代白玉螭龙带钩--------------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7-02-10
战国和田玉带钩----------------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6-03-07
近几年清代白玉螭龙带钩市场成交的价格:
角雕「海水龙纹」嵌白玉带----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6-16
黄玉螳螂捕蝉带钩--------------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7-06-21
清乾隆双色碧玺「五福捧寿」----价格:RMB1,860,000----日期:2017-04-21
战国错金银蟠螭纹带钩----------价格:RMB2,440,000----日期:2016-07-21
战国鎏金镶嵌绿松石龙形带------价格:RMB1,910,000----日期:2016-11-21
西汉时期是古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期,玉带钩的制作在继承战国时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般来说,西汉时期的玉带钩选料讲究、琢磨细致、刀法简练、质量上乘。同时数量也比较多。这一时期,玉带钩大多通体光素无纹。钩首头形也雕琢得非常简洁,有的仅存轮廓,有的只是刻划几刀而已,但都粗犷有力,规整洁净。即使有的钩身有阴刻纹饰,也是非常简单、挺拔、有力。有的仅在钩面琢磨几道弦纹,或在两道弦纹中间压斜磨,形成纵向凹槽,看似凸脊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玉带钩的钩面开始出现了浅浮雕蟠螭、凤鸟等纹饰。
螭龙是古代玉器常见的异兽纹样,相传,螭龙为“龙生九子”之一,由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壁虎形象幻化而来,在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中作为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的象征。此玉璧雕工精美,所雕螭龙呈曲体爬行状,步态稳健,回首盘旋间英气逼人,灵性十。头部刻画细致,线条刻划流畅。自古龙就是权势、富贵的代表,寓意吉祥,螭龙的“龙”谐音于“隆”,寓意生意兴隆、子孙兴隆,更为现代人喜爱之题材。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白银、铁、玉等材料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的造型多样生动,多被赋予美好的寓意。1995年陕西省咸阳市了大量装遗骨的大型陶罐和众多精美的错金错银带钩。据专家分析,这是埋葬战死秦军的墓葬群,秦军将士死后2000多年,留下的遗物只有将士身上的铜鎏金带钩和盛殓他们遗骸的大型陶罐。
我国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与下体的“裳”分开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联为一体的“深衣”,这种服饰制度的变革使革质腰带——革的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用于扣系带的带钩亦随之大量出现并流行起来,春秋之前的带钩很难发现,这或与当时的衣冠服饰制度有关。
战国时期,玉带钩的器形已经基本确立,即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并且普遍使用。这时玉带钩已进入了发展期。此时虽然带钩纹饰内容变化比较丰富,但形制基本相同,时代特征明显。其器型多为长条形、琵琶形。长度一般在4-8厘米之间,8厘米以上较少。通体感觉简洁明快、棱角分明、光泽度强。钩首一般高昂,常见雕有龙首、兽首、鸟首等。头形较小,钩身较宽,大多素面或阴刻细线纹饰。多数带钩在钩面两侧的边沿和钩首颈背两侧的边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对称得体又平整美观。钩背有方形钮或圆形钮。一般情况下,钩身的侧面与钩钮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钩身与钩钮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