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璧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为礼器,《周礼》有“以苍璧礼天”之说;二为佩玉,又称“系璧”,《说文》释:“石之次玉者以为系璧”。以玉为佩主要自战国至汉代盛行;三是用于礼仪馈赠用品;四是作为随葬品,古代大的墓中,经常发现众多大璧。
玉璧纹饰依时代而在变化。商代多弦纹,春秋战国玉璧上云纹、谷纹、蒲纹、螭纹居多。唐宋以后,多见浮雕螭纹、乳丁纹、兽面纹,以及花鸟鱼虫等作为玉璧的装饰,直至明清。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质呈青色,有条斑状灰白沁。扁平圆形,厚薄不匀,中有对钻圆孔,孔内遗有台阶痕。素面无纹,磨制较精。玉璧是古代的礼器。这种大型、厚实的光素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多见。右图系良渚文化玉梳背,仿品上的纹饰即仿此器。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良渚文化玉璧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良渚文化玉釜------------------价格:RMB3,320,000----日期:2017-08-14
良渚文化玉璧------------------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6-06-01
良渚文化鈣化青玉璧------------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08-27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7-03-04
墨绿玉璧二枚------------------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7-27
近几年良渚文化玉璧市场成交的价格:
良渚文化玉璧------------------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5-09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6-04-12
良渚文化玉釜------------------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6-01-07
良渚文化玉璧四件--------------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09-07
良渚文化玉璧------------------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6-03-02
除了生动自然的沁色,经4000余年埋藏中冬寒夏热的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玉石表面的晶体脱落出现缝隙,由于过程十分缓慢,因此这些缝隙的线条非常柔和、纤细,常以斜向分布;如果玉器经过人为的火烧、油炸、水煮提高温度后再骤然降温,此时形成的缝隙形似碎裂纹,不仅僵硬多拐弯,且线条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封闭,放大观察时,类似干旱龟裂的土地。
玉壁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它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也是玉壁刚刚出现的年代,它的用途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复杂。如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中“今富者,皮衣朱貉露环佩。中者长裾交,壁端簪珥”的服饰说就不可能,良渚玉壁重2斤左右,挂在身上实在太重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华榱壁档”。将壁作建筑装饰的说法,原始建筑一般都较朴拙不至于那么奢华。其他如用作“问士”、“神祗”、“信物”、“祈平安”、“重礼”等等,现在的三种说法有燔玉说,财富说,吴汝祚先生说,以上这三种说均出自浙江的考古工作者,他们身处良渚故乡,良渚文化遗存极其丰富,闻名于世的反山,瑶山良渚墓地都出在那里,他们的工作做得较多,有一定的权威性。
良渚玉壁上极少施用纹饰图案,能见到的屈指可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4件,台湾私人收藏1件,浙江近年1件,除了浙江者无人提出异议外,其余5件的文化归属问题争议很大,例如;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玉壁,有一件明显边沿残缺后重新磨圆,纹饰只剩一小部分,基于对其所施纹饰图案认识不同,许多人将它们归入了大汶口的范畴,但也有人不敢苟同,因为鸟下的盾形图案是否与大汉口的“山”形一定相同?作图腾标记?“鸟站在山上是岛字”,“是鸟夷或鸟夷的标志”,究竟是“字”还是“标志”?大汶口文化一直到商代都崇奉鸟,但崇鸟的习俗在渚原始部落中屡见不鲜,能否就此确定这几件玉壁为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遗物?在考古界中有另一种说法,把这一类玉器归入良渚文化范畴,但因上面的纹饰图案与大汶口接近,认为是良渚玉器流入大汶口地区后刻的,现有学术界有人认为由于那些被认定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典型刻划,因此这一观点也难以成立。1989年,学术界人士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认真观察,仔细测量,发现其质地,形制,色泽,细刻工艺,均符合良渚玉器特征,应是良渚玉壁无疑。
良渚玉壁形制,比较合理地说可能源自崧泽文化。即有权力象征的意义壁形石斧和有不朽等神秘色彩的壁形玉晗,从这个意义上讲,玉壁是一种更趋神化了的权力的象征物,做成圆形,所谓“礼神者,必象其类壁环象天”。当然表示其权力是上承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