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青玉兽面纹笔筒收购可靠吗

时间:2018-02-08 00:28

  10年前阚志雄曾花150元钱购买了一个清晚期浅降彩画名家王少维的一个瓷制笔筒,现在有人已经出价到24000多元,十年的时间升值了160倍,这远远比投资股票要赚钱。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上海古玩古玩心2004年春拍中,明末清初青花婴戏图大笔筒,以121万元成交。在上海古玩古玩心2004年拍卖会上,清康熙表花竹七贤笔筒,成交价达到了110万元,紧随其后。

  因此,这种东西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具有装饰性,在收藏市场上前景看好,价格也一路高走。据记者了解,在目前所有材质的笔筒拍卖成交价前10位中,就有4件是玉质笔筒,都为皇家御制,且成交价格都破千万元。近两年藏家对拥有“皇家血统”拍品的重视,这类拍品的价格逐年呈现走高的趋势。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青玉兽面纹笔筒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晚清民国青玉素笔筒------------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8-19

  清初青玉素笔筒----------------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05-18

  18世纪/19世纪青玉雕关----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7-04-23

  青玉雕诗文笔筒----------------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6-05-06

  18世纪/19世纪青玉雕------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7-01-06

  近几年青玉兽面纹笔筒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青玉赤壁夜游笔筒------------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02-18

  青玉人物纹笔筒----------------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7-02-27

  晚清民国青玉素笔筒------------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8-25

  青玉人物纹笔筒----------------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7-04-04

  清初青玉素笔筒----------------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5-27

  近年来,随着这一天价拍出,玉质笔筒出现“水涨船高”,早年数百万元即被称为天价的时代已不复返。从乾隆御制白玉松树纹笔筒,在7年内的涨势便可把明玉质笔筒之脉,2003年成交价174.24万港元,2007年1880.75万港元,2010年2520万港元,7年涨了14倍。

  许多体积较大的文物或艺术品,像木质家具、大型的石雕和木雕,因为运输方面的不便利,而且收藏起来也需要较大空间,所以流通起来较为困难,而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去衡量,凡是没有良好流通渠道的商品,也就无法打开良好的价格通道。所以像笔筒这样小型的文玩古董,在升值方面,有独特的潜力。

  纵观乾隆一朝,玉器产量虽因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部后,玉材出产渐增,但供入朝廷的玉材一般还是以青玉、碧玉居多,脂玉稀罕不易见,更别论羊脂白玉大料。例如2009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中出现的清乾隆碧玉御制石室藏书笔筒,成交价为672万元,虽然价格不是高,但是极富乾隆时期玉质笔筒的特点,该笔筒为碧玉质,使用整块玉雕琢而成,圆筒形、厚实、圆口,以深雕及阴雕而成,雕琢层次分明、布局古朴典雅、不带俗气。乾隆皇帝在为“石室藏书图”笔筒题诗时,曾大力赞扬“此器作石室藏书图,刻镂而不伤古雅,可供文房之玩”,可见乾隆对此类题材之推崇。

  康熙乾隆两朝为御制玉笔筒高峰,玉,自古以来因其稀有珍贵,兴盛于皇家贵族。玉质文房用具虽早在宋辽时期已有使用,但用于笔筒,出现在明清时期,尤以清代居多。其中,皇家御制玉笔筒,代表了当时的高水平,以康熙、乾隆两朝为高峰。占据了皇家御制和稀缺玉材两大热门筹码,玉质笔筒渐获藏家追捧,并不意外。

  一件清代乾隆御制白玉松树纹玉笔筒,2003年上海古玩古玩心成交价174.24万港元,2007年迅速升至1880.75万港元,2010年再次出现时,拍出2520万港元的天价,短短7年,价格翻了14倍。令人惊叹的,不仅是该玉笔筒的“滚雪球”式升值,更是玉笔筒在近年拍卖市场中强劲的势头。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拍得5408.75万港元,居玉质笔筒成交价榜首。拥有一件皇家御制的玉笔筒,成为笔筒藏家的至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