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元朝钱币收购价格多少合适

时间:2018-02-05 01:49

  天佑通宝”是由元未农民起军之一的张士诚所建立的所铸。

  “天佑通宝”据说是张士诚率部攻下平江城后用承天寺的铜佛铸成的。张士诚的年号,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启发而采用的。张士诚铸行的“天佑通宝”沿用了当时的古玩钱的形制,边廓齐整,面文楷书,背文用篆书。篆文有“一”、“贰”、“叁”、“五”等记值字样,钱分、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宝铜钱发红,可能跟用铜佛所铸有关。天佑通宝钱本身发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缴销毁,所以传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贰”字者就更难见了,属极罕见品。

  我国元朝的主要借助于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往东流出到高丽和日本。在经济上,元朝与高丽可通过互市进行物资交流和钱币交换。韩国曾发现沉没在海底的装有大批元代的货物中国船只,这艘沉船有12个船舱,装有上千件瓷器,7万枚钱币。元朝时期,日本商人经常到闽浙海口来做生意,中国的海船也常常去日本,带去一批财物和钱币。

  在早期蒙古国时期的“大朝通宝”,有铜银两种。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了“中统元宝”,钱文为汉文篆书、楷书两体,是钱。但此钱不符合对钱的要求,因为篆书为旋读,楷书为顺(直)读。篆楷皆背无文,但楷书有背四星的,极罕见。

  元朝政(蟹)府自始至终是以政(蟹)府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制度的。元朝的纸币制度即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沿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且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的处理方法。例如纸币是以纸币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的。从受刑时间、罚没财产数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细规定,这些都使元朝的纸币制度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元朝是我国领土面积大的时期,这都是我国任何一个朝代不可比拟的。和唐朝一样,我国元朝的也随着经济的交往,大量流出到海外各国。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钱,还有“延祐元宝”、“延祐通宝”、“延祐贞宝”;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又有一大钱面文由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分别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个字由三种文字组成的“至治通宝”极少见。元泰帝铸有“泰定元宝”、“泰定通宝”以及“泰定元年”等钱;致和元年铸有“致和元宝”。元文宗铸“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又铸有至顺壬申钱,背有“太已”“护圣”等字。元顺帝则铸有“元统元宝”小钱、“至元通宝”、“至元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