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大多精湛绝伦,那么它们到底是如何制做而成的呢?本次《权力与信仰》展览为我们展示了一件极为难得的玉琮半成品,定格了玉琮制作工序中的一个瞬间。已被切割成四方形状的玉琮半成品,中间的圆孔也已管钻(用竹管等工具在水和砂的帮助下磨出钻孔)、打磨完成,但尚未用“减地”(剔去外部凸出中间的纹饰)与“细线刻”(用细线阴刻出纹饰)法雕刻与精修纹饰。仔细观察,在其两端面还留有阴线刻出的“打样线”,明确指示着完成接下来工序的匠人需按这些细线进行加工。
后者琮身外表呈正方形柱体,上比下稍大,四面正中各琢刻有纵向的凹槽一道;同时又多在纵槽两侧凹面上刻出等距的横向凹槽,把琮身分成若干节。每节又以四角为中轴,在相邻的两个凸面上对称琢刻出或繁或简的兽面纹。
这种兽面纹,通常是上下两节为一组合神像;上节为人面纹,下节表示神兽图像。琮身上下两端(即射面)基本呈圆形,中心则对钻有圆孔,这便是人们所称的“内圆外方”的方柱形琮,是规范定型后的典型玉琮。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良褚玉琮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良渚文化时期兽面纹玉琮--------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03-16
良褚文化神人神兽玉琮----------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7-11-13
良渚文化或晚期玉琮------------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11-13
良褚文化良褚文化玉琮----------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7-07-27
良诸玉琮良诸玉琮--------------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6-05-07
近几年良褚玉琮市场成交的价格:
新石器时代/战国时代良渚文----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6-02-13
良渚文化勾连云玉珮------------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7-02-22
古玉琮------------------------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12-25
玉琮--------------------------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11-13
良渚文化玉简化神人纹----------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7-04-10
按照事物稳定的原理及日常生活经验,无论是自然物还是人造物,都是上小下大。据此理,清乾隆弘历帝和清末著名经史学家吴大澂都认为玉琮上小下大。乾隆对琮的认识有诗文为证,他的玉琮的御制诗都是按玉琮上小下大的位置依次琢刻在琮四面的“天柱”上的。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家从田野获得的手玉琮考古资料,分析玉琮四角的兽面图案排列方式,玉琮正确的陈置方法应是上大下小,这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似乎不合情理,但这是正确的陈置方法,并得到越来越多考古资料的证实。从江苏吴县草鞋山、武进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余杭瑶山、反山墓地大批玉琮的地层、共存物及放置位置可以肯定,原来认为周汉间的大型玉琮,不仅属于良渚文化,而且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上大下小。那么玉琮为何要琢成上大下小有何含义这里作点初步的推论。
玉琮上面象征着天,下面象征地,这与早期盖天说也是基本相符的,盖天说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志》)。盖天说认为天盖不坠落的原因,是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穹,相传共工触倒的那座不周山,就是八根擎天柱之一。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盖天说可追溯到良渚文化。
玉琮上大下小,还与它的用途有关。《周礼》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也”。玉琮用以祭祀,已无疑义。但如何祭祀,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良渚文化遗迹现象和民族志材料可认为,良渚文化玉琮祭祀时是供祭在祭台上的,既可能数个琮套在木头上组成神柱供祭,也可能玉璧盖在玉琮上面祭祀,从早期祭祀活动看,祭天地可能是同时进行的。因无论从自然现象还是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看,天地彼此是不分的,完整的空间应包括天与地两个部份。“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生万物。”(《淮南子》)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是为了祭祀天地。因天大于地,因此用于祭祀的琮,应上面大下面小。
“琮”之名,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制依《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东汉时的《通·文质篇》也指出:“圆中牙身玄外曰琮”。但郑玄为《周礼》作注时却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解释说“(琮)状若八角而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