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3 02:11
在尔后漫长的岁月里,玉器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人们以玉作材料,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神器神物、祭祀用器、礼仪用器、陈设用器、佩戴品、装饰品、玩赏品和信物等,用于祭天地、祀鬼神、别等级、宣扬道德规范,寄托理想情怀,并与国家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经济和社会生活相联系。
玉器上的龙纹,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到唐代已经使用了三千年,历代都或有变化。唐代龙纹,可说更表现出一种新的神采,新的气势。“唐玉龙的造型特点是,身形细长弯转,有脊梁线或脊毛,满刻阴线细斜格形鳞纹”。唐代以后,有学者提出“从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前,所用各类纹饰基本为几何型与人物动物。
玉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王侯贵族竞相佩戴。战国玉佩造型多样,形制优美,尤其各种龙形佩、龙凤佩,多姿多彩。有的单件使用,有的成组装饰。玉佩的内容十分丰富,玉质、大小、轻重、形制与纹饰往往各不相同,是王公贵族身分等级的象征之一。它们都是王权下的产物,为统治阶级所使用并为王权和礼制服务,而玉器用于规范道德行为,则是作为礼制的补充而出现的。我们且不管有学者在玉器研究中提出的“王玉”和“德玉”阶段说,但两周社会的统治阶级对玉器的广泛使用和给予玉的崇尚地位表明,玉的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特性已经被充分地表现出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开创的玉器的价值,在文明社会得到了高。
神仙思想与吉祥寓意的结合,是汉代玉器的主体纹饰之一,在玉礼器纹饰中表现多的除了龙或螭凤纹之外,是神兽灵禽类的“四灵”纹饰为耀眼。四灵指青龙、、朱雀、玄武,也称“四神”或“四灵神”。青龙,“东方苍龙之体”,有瑞兆五谷桑蚕蕃旺,应有祈福的功能;虎为百兽之王,“白”有吉义,有震慑妖怪之力;朱雀亦称凤鸟,象征吉兆,天下安宁;玄武常见为龟蛇合体造型,“龟形短而寿命甚长”,有“神龟”、“灵龟”之说,还有它捍卫正义,受到敬仰。汉代延伸了“万物有灵”的原始思想,将“四神”同星象于神话结合为一体,创造出全新的守卫四方之神:青龙在东方,国势盛旺;镇西方,海内安宁;玄武在北方,偃武兴文;朱雀守南方,民众安康。两汉玉器上的四灵形态各异,甚或有不同组合,不仅是礼器中的重要装饰纹饰,也出现于其他玉器中。玉器的“工艺化”、“艺术化”,是汉代玉器的重要特点之一,并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治玉理念和制玉工艺。
西周以后,神仙思想流行,这在上述玉佩、玉钺等礼器上常有反应。一块玉佩正下方线刻一神人,其左有螭和兽纹,佩“好”的圆饼面上线刻出神人纹装饰,璧上方以镂空雕刻神人和神兽攀附于回首龙之上,佩的内外廓上各饰一周云纹,神人、神兽、腾龙、祥云,整体勾划出一个神仙世界。另两件神人驭龙出廓玉佩,径直以镂雕手法在璧上方雕刻出一神人,跨骑与龙身,作驭龙前进之状,而在玉佩之内外廓间分作两层,内层卷云纹,外层有螭纹和卷云纹,似有螭龙穿云之意,可谓将神仙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礼仪用器,种类有玉佩、圭、璋、刀、钺、戈、戟、剑、剑具、承露杯等。这些礼仪器是当时国家礼仪活动时的主要用器。其器型主要是各种几何型器,平面片状器物居多,但较商周礼仪器,装饰花纹变得更加繁复、精美。云纹、谷纹、蒲纹、圆圈纹与螭纹、龙纹、凤纹、人物纹、动物纹、神人神兽纹和四灵纹等并用,十分多姿多彩。尤以龙(螭)凤纹运用为广泛。承袭商周以来的龙凤纹,汉代龙凤纹饰不仅成为玉礼器、装饰品和日用器上的主体图象和常用纹饰,而且更加生动、饱满和富于灵动感,龙凤本身就是非常优美的艺术造型。
一统江山,交通畅顺,因而和田玉料来源较多。唐代玉匠利用这些优质玉材,不仅制作出许多新的玉器造型和品种,而且创新了许多纹饰和工艺。其中,玉器装饰纹饰中使用早、用得多的云纹和龙纹发生的变化,尤其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