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6800年-7200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就有用岫岩玉制作的刻刀。主要发现于辽宁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一带,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亦有用岫岩玉制作的手镯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金缕玉衣”的玉片,也有一部分是用岫岩玉制作的。
“岫岩玉≠岫玉”,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时麒从宝玉石学特征的角度纠正了一种错误认识。他说,岫岩玉包括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等,前者是人们常说的岫玉,属于玉质相对较低的玉石;而后者也就是所谓的“软玉”,具有与新疆和田玉一样的优良品质。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岫岩玉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岫岩玉勾云纹配饰--------------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12-23
岫岩玉蟾蜍纹摆件--------------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6-01-07
岫岩玉蟾蜍纹摆件--------------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09-22
岫岩玉鱼盘摆件----------------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7-06-23
岫岩玉玉佩--------------------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6-07-02
近几年岫岩玉市场成交的价格:
岫岩玉三金蟾摆件------------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6-08-17
岫岩玉玉佩--------------------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6-06-03
岫岩玉玉佩--------------------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7-04-15
岫岩玉原料--------------------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6-07-09
岫岩玉原料--------------------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7-10-24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岫岩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迄今岫岩玉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玉石总产量的50%~70%,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区约200个玉雕厂使用。用岫岩玉制作的各种首饰和玉器不但销售于全国各地,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良好的销路。《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岫岩玉,从没间断过,具代表的辽西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岫岩玉。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到今天,岫岩玉制品已随处可见”。
岫玉因其特点被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上,1968年在河北满城陵山汉墓中的2498片岫玉“金缕玉衣”,北京博物院珍藏的夏家店文化的两件岫玉玉器“碧玉螭佩”、“青玉鸟兽纹柄形器”。江苏、浙江一带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的700余件玉器,相传清朝皇太极刻有“皇帝奉天之宝”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刻有“国朝传宝记”的玉玺,都是用岫玉雕制而成。
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杂质含量达5%至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增高。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岫岩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可以分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绿色可分为:淡绿、浅绿、黄绿、绿、深绿、墨绿;黄色可分为:浅黄、黄、柠檬黄;白色可分为:白、乳白、黄白、灰白;黑色的俗称“墨玉”,可分为:灰黑、黑;灰色俗称“火石青”,可分为:浅灰、灰、青灰、黑灰;杂色:如果是原色夹杂红、黄、褐等次生色则为“花玉”,如果是白色加绿色则为“甲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