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建中初,户部侍郎韩洄以商州红崖冶铜多,请复洛源废监,起十炉,岁铸钱七万二千缗。”可知,“建中通宝”钱曾有官炉鼓铸,但在中原地区的唐宋窖藏钱中很难觅其踪迹,而在新疆库车一带却屡见,这说明建中钱也可能只是西北边城的地方性铸币。是品“建中通宝”钱(图1)为大字直读版,直径2.44厘米,重3.4克,与新疆所的钱文旋读品种版式不类。其钱文隶兼八分,尤其是“通宝”二字,具有明显的开元钱书体特征,从版式上看显然是用盛唐时所铸“大字狭元”背左月纹版改范而就。目前是钱发现极少,仅数枚而已,且大多出自中原和辽东地区,有可能为建中初官炉所铸之改范试样钱,当可跻入唐钱珍稀品之列。此亦有朝鲜铸币一说,可备存考。其级别为二级下,市场参考价人民币2万元左右。
德宗在位期间,政治日趋,奸佞当道,藩镇势力日强。河北三镇因胁迫朝廷承认各藩镇节度使职位的世袭而联兵反唐,与之分庭抗礼。德宗外惧于藩镇,内惧于宦官,在屡次对藩镇的战争失利后,采取姑息妥协之态度。为筹措军费,不惜提高各地赋税,甚至因征收间架税,除陌钱致民间骚然,使社会生产力和民生经济再度遭受破坏。
上海艺术品交易交流鉴定中心近几年对建中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汉代“货泉”合背、唐代“中----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6-04-16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各------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7-11-26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各------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6-02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各一枚------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10-10
唐“建中通宝”、“大历宝------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7-12-25
近几年建中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7-20
唐代建中通宝省文“中”、大----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4-12
唐“建中通宝”、“大历宝------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6-08-10
唐“建中通宝”、“大历宝------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6-09-15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7-11-15
有些锈迹很容易辨认出来,真品的锈迹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才形成的自然锈迹,比如铜绿中的硬绿,这种绿非常硬,一般造假绿锈的硬度是达不到真品硬绿效果的。还有些锈迹,由于长时间的侵蚀已经融入到钱币本身之中,我们称之为土化绿,这种锈迹一般不会轻易脱落,而的锈迹则容易脱落。
因此,不同铸地所铸同类钱币就更加增加了钱币规格、大小、重量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其差异性的存在也就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了。
建中通宝,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间(780~783年)所铸。德宗系代宗长子,初封奉节郡王,曾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讨伐史朝义,平定河北,旋而晋封为鲁王、雍王兼尚书令,后被册立为太子。即位后德宗对前朝的许多弊政进行过改革,为突出的是废除了自唐初开始实行的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法,以税产代替税丁及一切杂税,规定一律以户籍纳税,并按资产和田亩数分夏秋两季征税。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以及“元”、“中”单字古钱币曾给泉界留有许多神秘的色彩,至今仍有谈不完的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王永生先生研究并撰文《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760年)后唐对西域的坚守》后,其铸造者、铸地、使用性质、流通范围等困扰钱币学、史研究领域上千年的难解之谜才被。王永生老师经过考证认为:“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以及别品“中”字钱、“元”字钱等都是唐代安西都护府在安史之乱后为坚守西域与大历、建中年间即公元766年至783年间在安西(今库车)地区铸造的,流通范围仅限于当时安西守军主要控制范围即库车及附近地区,主要是供驻军使用的。
进入中期后,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唐朝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不仅国家钱制大乱,私铸小钱亦泛滥无度。这期间,朝廷又推出一种新钱“乾元重宝”,这是唐肃宗上台后,于乾元元年(758年),发行的当十年号钱。次年,肃宗又铸当五十的“乾元重宝”,但只比当十钱重约一倍,是名副其实的虚值大钱。此钱背面有宽细两道外郭,故泉家称之为重轮乾元。唐代宗大历年间和唐德宗建中年间,官府还分别铸有“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两种钱,但在近现代的考古发掘中,它们很少在中原地区的唐宋窖藏中露面,倒是屡屡于新疆库车一带的古龟兹废墟中。这对于研究唐朝中期中原文化与西域丝绸之路文明的交流和影响,是一个十分珍贵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