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袁大头贰元大概价格是多少

时间:2018-09-02 14:49

  哪里能收购袁大头贰元,上海古玩交易有限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袁大头贰元,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程经理(联系方式在上方)

  小小一个袁大头已经成为银元市场受关注的藏品,现在袁大头一个值多少钱?金投白银网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说一说现在袁大头行情。"袁大头"在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袁大头价格也随着古钱币市场的兴盛而水涨船高。袁大头因品种版式等因素,价格也大不相同,而它才是袁大头里面值钱的——“签字版”袁大头。目前市场价值在400万左右。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市场近几年袁大头贰元拍卖成交记录: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币(一组----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RMB82.5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签字版袁大头双龙银盒四件----成交价:HKD137.50万----成交日期:2016年6月5日

  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1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袁大头----成交价:HKD51.75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RMB82.5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袁大头三枚----成交价:RMB8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20日

  甘肃版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RMB93.5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甘肃版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RMB93.5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民国三年【袁大头签字版】----成交价:RMB2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5月28日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HKD104.50万----成交日期:2017年7月18日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金币签----成交价:RMB82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袁大头----成交价:HKD51.75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袁大头贰元权威鉴定公司

  中国的收藏界风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快的、升值幅度大的品种之一便是钱币,而古钱币收藏大军也不断壮大。有业内人员认为,古钱币市场已经红火了十几年,未来总的趋势是不会发生转变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务发展之后,对古钱币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袁大头拍卖价涨得快,市场价更是高。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头”因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场上流通过,因此其在收藏投资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比较平稳,在2004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价格仅为六七万元;2006年开始价格攀升,2009年涨到126万左右,2010年初涨到了145万。当时,藏家们已经觉得是天价了,不可能再涨了。没想到,今年“袁大头”竟然一飞冲天,涨到近280万一枚。据悉,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袁大头”已经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相当难得的火热市场!

  袁大头贰元快速成交方式

  品相好和保存完整的民国三年袁大头,会有鲜亮的光泽,纹饰深浅适中,线条能浅晰可见,粗细均匀,间距疏密一致,在细微之处更是生动自然,这不仅是一件投资品,更是一件值得观赏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所以它拥有一定的升值和保值的空间。错版袁大头银元很值钱,会比普通的要值钱很多,因为错版本身就袁大头,其次在年份相同的情况下,错版的袁大头无疑更是稀少中的稀少,物以稀为贵就是收藏的根本,所以错版袁大头的收藏价值要更高,因此错版袁大头银元才是市场值钱的。

  袁大头贰元展览,这些年,在银元收藏界,有一个名字,始终不乏耳闻,那就是“袁大头”,特别是这几年,随着金银价格走强以及市场的火爆,许多老银元的市场价格都有了多倍的涨幅,其中部分版本特殊,品相良好,存世稀少的珍品,更是不可估量。而近的一次拍卖会,就出现一件震惊四座的藏品,那就是“袁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