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通宝大钱为证明此钱为银币而不是白铜币,笔者还作了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将四钱银币折算成克。在明代,一两白银为36克,四钱应为14.4克,而该银币为14.3克,与14.4克基本吻合,所少的O.1克应为合理磨损;二是将相同大小铜币的重量与其进行比较。结果是:相同大小铜币的重量为10.1克,比该银币少4.2克。经过比较,可以肯定,背文“矿银四钱”的万历通宝,是银币无疑,绝不会是白铜币。
万历初年朝廷铸钱并不多,约两万锭,万历十三年(1585年)增为十五万锭,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
九万锭。当时全国铸炉60余座,潞安府是其中较大的两座,平均一年为朝廷铸币近万锭,两座铸钱局需招铸币匠人约三四千名,由此给地方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货币私铸取利的现象。万历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潞安府志》中这样写道:“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一共有2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580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4人,出价次数134次,其中价格的是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藏家为关注的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如下:万历通宝小平一组4枚、万历通宝小平5枚、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其中竞争为激烈的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定价15万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26次出价后,后以152万元的价格成交!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文溪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万历通宝大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历通宝------------------------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6-02-13
明“历通宝”背“矿银”银------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6-12-13
历通宝------------------------价格:RMB4,770,000----日期:2017-07-05
明代历通宝银质小平------------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6-07-06
明“历通宝”背“穿上日”------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7-06-25
明代历通宝银质小平------------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3-28
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6-04-26
明代历通宝银质小平------------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7-07-16
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4-01
历通宝------------------------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7-05-06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万历通宝是许多古玩、货币收藏者非常珍爱的单品,而国内进行专业收藏万历通宝的朋友,也只是握有一定的数量。许多有经济实力的买家或者古玩企业,对其进行购买和收购,在万历通宝的市场流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效果,而在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的遗物,万历通宝也因为年代的久远,在留存的数量方面,变得非常有限,屈指可数。
物以稀为贵,万历通宝也是因此而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并且这种价值会随年代的久远而变得更加明显。不管是来自于民间收藏还是国家馆藏,这种交易活动的“象征物品”,文物收藏品的价值无法估计。货币所反映出来的是不同朝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面貌和政治制度,像这枚万历通宝背面北关夜市图的印刻,就对今天研究古代政治和经济的历史,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