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元宝是时朝廷财政困难,军费开支巨大。而铜源匮乏,铸币原料严重不足。为改变这种现状,朝廷决定利用两淮一带富产铁矿资源的优势,开始就地置监鼓铸折二铁钱。同时大力推行两淮铁钱之流通使用范围,“令江南钱不得至江北,违者治于罪”,并逐渐在边境地带由东向西形成一道经济隔离屏障。由于铁钱质低,铜铁钱兑换比价失调,铸铁钱可获得丰厚利润,一时引得盗铸迭起。从淳熙七年(1180年)开始,又“诏令诸监逐年于钱背上加铸年数以别之”,这样就出现了世界上早的纪年钱。淳熙钱的背文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充实,铜钱背文仅有纪年,铁钱则背穿上纪监名,穿下纪年份,成为两淮路铸钱范本。
是品“淳熙元宝”背“松十”铜钱,直径2.82厘米,重8.5克,系当时淮南西路舒州宿松监(今安徽宿松)所铸铁母,用此来翻铸行用铁钱。其背穿上“松”字,纪宿松监名;穿下简写“十”字,为淳熙纪年。其钱文楷书旋读,字口深峻,形制规整。据史料载:淳熙十年五月“废舒州宿松监”。“十年,并舒州之宿城监入同安监”。宿城即宿松。由此可见,“松十”钱的铸期相当短暂,唯废置并监前的几个月时间而已。目前该铁钱的存世尚且不多见,而况乎铁母?是钱现为孤品,二级中,目前市场参考价3.5万元,可列为南宋珍泉之一。
该币为方孔圆形,“淳”在钱币正面的正上方,“熙”字位于钱币正面右边,“元”字在钱币正面的下方,“宝”在钱币的左边。这种钱文的顺序跟大多钱币钱文顺序有些不同,大多钱币文字顺序是上下两字在先,再左右两字。而该钱币钱文顺序是呈顺时针。此外,该钱币直径大约是2.8厘米左右,其他的一些钱币直径多在2~2.5厘米。
记者注意到,该钱币背面锈迹较多,上方有一月亮形状图形。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淳熙元宝系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铸。币质有铜和铁两种材质。分小平、折二、折三等不同类型,钱文有篆、隶等体。背文有记地支及星月纹等种类。元宝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文字。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淳熙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清“淳熙宝”背“宝伊当四------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7-08-17
“淳熙宝”背“广”小平铁------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6-11-26
南宋“淳熙宝”背“泉”母------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6-10-08
南宋“淳熙宝”背大“泉”------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7-06-18
“淳熙宝”背下“正”小平------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7-05-07
“淳熙宝”背“广”小平铁------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6-06-19
北宋淳熙宝背泉篆书------------价格:RMB1,870,000----日期:2016-02-25
清·“淳熙宝”背“宝陕当------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5-25
淳熙宝篆书背泉----------------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7-07
南宋淳熙宝背“松十”铁母------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6-02-20
淳熙元宝系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铸;币质:铜、铁;特征: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真、行、草三体。元宝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通宝开铸在后,以折二钱为主
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时铸
,铜、铁两种。有小平、折二、折三。背记地支及星月文等,钱文为钱文有真、篆、隶三体,铜钱小平径2.3---2.5CM,折二径2.7--2.8CM,背有星、月纹,记地,淳熙七年起记年,自七至十六。又有各种大小铁钱,以铁母者少见。通宝只见铁钱,有篆书小平径,2.4CM,背月。折二径2.75--2.8CM,背文自春十至春十六,同十五至十六,以铁钱小平为少见。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通宝开铸在后,以折二钱为主。
淳熙元宝的正面有“淳熙元宝”字样,背面仅一个“同”字
淳熙元宝。淳熙元宝为南宋宋高宗在位期间发行的通用货币的母币,用的材质为铜。后以该母币为样铸造流通的币材质都是铁,因此,该币又称“铁母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