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显通宝‘天显’二字之间自钱外缘向中心有裂纹一道。”而骆泽民也极为爱惜这品古钱,“随身携带六、七年,用棉花垫好放小铁盒内。观看时轻拿轻放,恐落破裂。拓时亦十分小心,不敢用力。”在1942年这枚珍惜的“天显通宝”终被财力雄厚的日本人大川铁雄以日本金票150万元(据传这个价钱当时可以买下前门一条街)购得,并因此显姓扬名。
天显通宝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号称孤品,且己成日本收藏家的囊中之物。就是说在原三、四十年代那些收藏家眼里,中国大陆己无天显通宝钱。这种观点在这些收藏家弟子们的脑中仍根深蒂固,至今他们对所大陆上的天显通宝钱都持怀疑态度。与南方泉家持相反观点的在原辽故地解放后土生土长起来的收藏家、钱币学家,却认为中国大陆不但有天显通宝而且不止一枚。1987年著名的内蒙古钱币学家杨鲁安首先披露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李佐贤原藏天显通宝信是真龙的消息。接着,辽宁省钱币收藏家高俊武公布了自己收藏的一品天显通宝,并指出高藏和辽博藏天显钱是一个版式,而古钱大辞典载卖给日本大川铁雄的钱是另一版别。即绞丝显版和业显版。谁是谁非,公婆相对,至今没有定论。
天显通宝,清代货币、纸钞、天显通宝并行,,而天显通宝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近日,记者在江门市区一名古钱币收集爱好者陈先生家中见到了两枚罕见的古币——大齐通宝和天显通宝。
其中大齐通宝和天显通宝,大齐通宝直径为2.3厘米,阔缘薄肉,铜色红润,钱面铸有直读隶书“大齐通宝”四字,文字质朴。据了解,大齐通宝或说系五代十国徐知诰取代吴主杨溥建号大齐时所铸的,或说是黄巢称“大齐皇帝”时铸造的。古币辞书上说:“传世大齐通宝仅见两品……是古泉至宝,均已下落不明。”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天显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7-06-23
“天显通宝”铜雕母------------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6-09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6-04-27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2,640,000----日期:2016-04-02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7-01-16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6-01-26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2-10
天显通宝----------------------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7-04-26
“天显通宝”铜币--------------价格:RMB3,970,000----日期:2017-02-13
清“宣统通宝”背“宝泉”小----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2-27
另一枚古钱币是旋读隶书“天显通宝”。该钱币光背无文,直径2.4厘米,重约2.7克,钱形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中古玩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春拍,成交价是126万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显通宝”铸造于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了。传说1940年上海骆氏曾经有过一枚“天显通宝”,后来在战争中落入日本人手中。
元顺帝十年(公元1350年)以后所铸。元朝统治到了末期已病入膏肓,无可治。这时顺帝的图治之志早已消失殆尽,整日深居宫中,与嫔妃嬉戏淫乐,不理朝政;为笼络人心,又时常对宗室贵族、官僚宠臣、寺院庙宇滥行赏赐;由于挥霍无度,加上各地灾荒频起,致使国库空虚,财力艰维。顺帝遂命罢相有年的中书右丞相脱脱复出,为解决日趋加深的财政危机,采纳左司都事武琪和吏部尚书契哲笃更改钞法之建议,于文溪十年(1350年)十一月,成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发行“文溪交钞”,规定新钞每贯合铜钱千文或“至元通行宝钞”两贯。同时又开铸“文溪通宝”铜钱,以实钞法。由于“每日印造,不可数计”,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民间视交钞如同废纸,物价暴涨十倍,出现“米价贵如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