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古代马鞍去哪里交易收购快

时间:2017-10-26 15:35

  古代马鞍吕彬的马鞍子做工极为细致,他制作的各种规格的马鞍已经成为呼伦贝尔一些部门对外交往使用的礼品送到国内外,还有一些复原古物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曾在呼伦贝尔旅游产品创意大奖上荣获名的好成绩。2011年,在香港会展中心展出了50多个他亲手制作的巴尔虎和布里亚特马鞍,这为推广马鞍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的工作室,记者有幸见到了几件他近年来亲手修复和制作的得意之作:外蒙古元宝鞍,这种类型的马鞍流行于外蒙古西部,两头尖,方形,鎏铜后前后鞍桥剔錾花,在呼伦贝尔地区极为少见。巴尔虎高头哈拉罕马鞍,鞍前的正面呈现美丽的白菜花纹,就如同中间切开的白菜所呈现的花纹,这种花型的木料极其稀少,其概率百中有一,十分珍贵。制作工艺缘于清朝的大官座马鞍,马鞍宽大,清朝的官员对此马鞍的舒适度极为推崇,故此得名。

  巴尔虎平头哈拉罕,特点为前后鞍桥及脚蹬均镀了24k金,贵族风格一览无余。辽代铁鎏金马鞍,此马鞍由于年份过高,表面上的镀金早已脱落,马鞍上多处损坏,吕彬凭借着高超的手艺,同时查阅古籍将其修补完好。

  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了牲畜联产承包,牧民们划分了固定的草场。草原上开始出现定居生活的砖瓦房,代替游牧用的蒙古包。马背民族逐渐走下马背,停止了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如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遍布草原,马背文明和马鞍文化逐渐成为记忆,在呼伦贝尔能独立的做出一个成品马鞍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制作一个马鞍需要100多道工序,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工艺都失传了,民间马鞍手艺人只会制作一些坯马鞍,各项工序人员散杂,无法做出工艺性好的马鞍,而熟练掌握各项工序的吕彬,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制作自己心中的马鞍,淋漓精致的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有时一旦有了灵感,赶起工来是日不能食,夜不能寐。正是对着草原文化的热爱和对马鞍的独到理解,才让吕彬成为一个马鞍大师,享誉呼伦贝尔。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古代马鞍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吴冠中英国乡村酒店版画--------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5-02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立轴----------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1-15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立轴----------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7-03-20

  揭钵图宣和御府藏本手卷--------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02-02

  揭钵图宣和御府藏本手卷--------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01-12

  揭钵图宣和御府藏本手卷--------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6-04-17

  铜鎏金龙凤纹马鞍--------------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7-07-12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立轴----------价格:RMB1,830,000----日期:2016-05-10

  随着马在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少,马鞍市场也逐渐变小。掌握传统马鞍制作技艺的老艺人都年事已高,而年轻人能使用马鞍、会做马鞍的人不多。马鞍制作这项古老而璀璨的技艺正濒临消亡的困境。吕彬为了传承和保护这项技艺,特地对传统马鞍制作进行了申遗,他认为马背文化是一种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和自由开拓冒险精神的文明,在马背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逐渐消失的时代,为我们的后人保留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迫在眉睫。

  马鞍是马具之一,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马鞍也是蒙族人代表胜利的象征。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

  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而对于骑兵来讲非常重要的马具,其关键的马鞍和马镫在两汉时代、尤其是西汉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