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临时大,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纸钞以辛亥见证者和成果的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重要的文物,民国钞以品种版别复杂,收藏难度大而闻名。
近两年拍卖价格渐涨
民国卅八年1949年中--------价格:RMB2,320,000----日期:2017-08-15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840,000----日期:2016-08-28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6-07-13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保安版----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7-08-2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7-05-26
近几年金圆券伍万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5,220,000----日期:2017-10-25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5,170,000----日期:2016-06-22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980,000----日期:2017-05-2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7-04
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7-02-13
据了解,关金券实际上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是一种国民党统治时期缴纳关税专用的纸币。1929年,世界金价飞涨,银价暴跌。国民党为了保证关税收入,决定海关征收金币,从1931年至1948年,国民党先后发行47种关金券代替法定货币流通,面额从拾分到贰拾伍万元不等。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关金券停止流通,正式作废。金圆券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只使用了九个月左右,因为当时物价上涨飞快而让金圆券贬值超过两万倍。
上世纪50年代流到东欧
历史资料显示,1911年,辛亥推翻清朝统治,1912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和始建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一起行使银行职能,从此揭开中国货币现代化的序幕。
1927年,定都上海,上海国民正式成立。民国先后成立银行和农民银行,并在1932年到1935年间先后进行“废两改圆”和“法币政策”,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法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币制走上了现代化历程,同时也为抗战期间对伪的打下了基础。
俞鸿钧班子拟定的方案主要着眼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改善,建议仿照1937年用关金征收关税的办法,所有纳税款和外贸结汇均使用这种特殊货币,而不致随法币一起贬值,这样可使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0%多增加到40%或50%。但对此并不满意,认为不能收集举国的金、银、外汇民间储备应付现实的困难局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