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还有一张五百万元金圆券,是中华书局印刷厂印制的,当时新闻报已登出信息,好像是1949年5月下旬要发行,结果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实际在还未解放的地方也只流通了20天,被银圆券替代,所以市面上不多。但银圆券寿命更不长,全国解放了,只好到台湾发行新的银圆券了。
上海是中国大的工商业城市,集中了全国一半左右的工业生产和大部分金融业,金银外币与物资储藏也为丰富,能否在上海回收足量的金银外币并控制住物价,是此次币改成败的关键所在。不但在20日当天亲临上海,会见工商金融界人士,而且派来的督导员来头大:银行行长俞鸿钧为正督导员,作为副督导员协助督导。
民国时期银行早期券、法----价格:RMB4,810,000----日期:2016-12-02
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价格:RMB4,980,000----日期:2016-12-14
金圆券------------------------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7-28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770,000----日期:2017-07-02
2005年作金圆券—招财平----价格:RMB4,360,000----日期:2017-09-08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9年新疆省银行金圆券----价格:RMB5,850,000----日期:2017-06-12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2-16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170,000----日期:2017-03-07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5,490,000----日期:2016-01-06
民国时期银行不同面值金----价格:RMB4,240,000----日期:2017-07-19
日前,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做客上海市档案馆,以“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从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说起”为题举办讲座。在吴景平看来,作为艺术创作,《北平无战事》在剧本、人物塑造等方面可圈可点,但不能将剧中的内容和历史对号入座。事实上,1948年主导币制改革的不是,那时的他还远没有掌控全局的能量;被人津津乐道的“上海行动”的失败,和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也没有太大关联。
与此相对应的是物价狂涨,1949年5月,上海物价指数为币改之初的500多万倍,9个月的上涨幅度接近于前12年的总和。当月米价1石3亿元,黄金1两兑50亿元,美金1元兑8000万元。金圆券“信用日益低落,各地纷纷自动以银元、外币、黄金乃至实物等计值交换或流通,若干地区已视金圆券为废纸”。
目前之所以不能取人民之信用,由于每次立法结果使奉公守法之人处处吃亏,而横行无忌的人逍遥法外,如扬子公司孔令侃即其例。更有何人愿守法?从此遂使奉公守法之人亦要偷盗犯法,此所谓率天下之人而尽归于偷盗也。如此安得不失败哉!”民主人士储安平对当政者的炮轰可谓时论之代表:“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积蓄,就滚进了的腰包里去。”“一个只要稍为有点良心的政治家,对此能熟视无睹,无疚于中吗?”他直截了当地批评国民党的统治:“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污烂污烂,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
解放前,国民党发行了一套金圆券纸币,它是1948年8月19日发行的,到解放只有十个月,结束了它的使命,即使没有解放,它也完蛋了,因为已准备发行一种“银圆券”来替代“金元券”。金圆券原计划发行20亿,结果它发行了总值达130万亿,是原来的6.5万余倍,物价比币改初期上涨170万倍,开始一元金圆券含纯金0.22217克作价,到1949年7月4日,国民党在上海宣布,发行银圆券,一元银圆券含纯银23.49克,金圆券5亿元折合银元一块和兑换一元银圆券。
金圆券改革之初,曾感叹“中国的百姓,真是善良”。但是,这份“善良”给民众留下的却是无比惨痛的记忆,不过是短短的七八十天,升斗小民以其辛苦和血汗积攒的金银外汇(或许还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便化为几张转瞬即成废纸的金圆券而成乌有。此时此刻,如果还要他们“体谅”执政者而不发出应有的怨言和愤怒,实在是难乎其难矣!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币改之初将其个人存有的800美元兑换为金圆券,在币改失败后他说:“无人敢信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