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关金贰仟元中央银行“关金”拾分币,由于起初只作缴纳关税用,不作流通货币,其发行量比较少,目前存世量不多,属于稀有的民国旧纸币。在近几年京沪等地著名钱币拍卖会上,一张这种中央银行“关金”拾分币的拍卖价格大约在一千元左右。
我想,大概是因为这张纸币开始不是流通货币,后来又因为面额太小,用它也买不到多少东西,再加上它面积小,所以就被书的主人当作书签用。对于我们这些收藏爱好者来说,所看重的不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给我们增添了多少收藏的乐趣。
一批国民党“关金券”现身内蒙古
一批百张连号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印制发行的纸币“关金券”,日前在内蒙古临河区出现。
6月27日,记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七彩文化街“淡紫七号”店里见到了“关金券”的持有者高树生,他向记者展示了这批罕见的“关金券”。这批“关金券”共计100张,面额为2000元,编号从“QC142601”至“QC142700”,券呈淡红色,纸张质量较好,券面
直型印刷,正面上部印有“中央银行”字样和头像,下部印关金面额“两千圆”,背面以旧中国上海海关大楼做图案,下端还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字样。
据了解,关金券实际上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是一种国民党统治时期缴纳关税专用的纸币。1929年,世界金价飞涨,银价暴跌,国民党为了维持关税收入,决定海关征收关税时由征收银两改为征收金币,为方便使用,1931年5月1日中央银行开始发行一组由美国公司印制的直型关金券,面额有拾分、贰拾分、壹圆、伍圆、拾圆5种,初发行时只作为缴纳关税用,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1942年2月1日,国民党以关金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至此关金兑换券失去原来发行的意义,而变为大面额流通货币,后因法币急速贬值,中央银行又多次发行大面额关金券代替法币流通。从1931年5月1日到1948年先后发行的关金券品种有47种。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关金券正式作废。
民国三十六年中央银行中央版----价格:RMB4,590,000----日期:2017-08-03
民国十六年1927年孙--------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6-07-20
民国三十六1947年中--------价格:RMB5,540,000----日期:2017-09-04
民国三十六1947年中--------价格:RMB5,550,000----日期:2017-04-19
民国三十六年关金贰仟一--------价格:RMB2,680,000----日期:2017-07-10
民国〈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1-04
民国三十六年中央银行中央版----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7-06-19
民国〈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08-24
民国三十六年关金贰仟一--------价格:RMB2,440,000----日期:2017-04-09
民国三十六年关金贰仟一--------价格:RMB5,310,000----日期:2017-06-04
民国关金券尺寸大小反映兴衰
可见,收藏关金券跟其本身的面额没有多大关系,而且,通过观察形形色色的关金券,笔者发现,关金券的尺寸大小反映了民国的兴衰。简而言之,发行之初,关金券面额较小,但尺幅较大;发行后期,关金券面额变大,但尺幅较小。比如民国十九年的“壹佰元”关金券,长约26厘米;而民国三十六年的“两千元”关金券,长约20厘米。这不光体现在纸币的尺幅上,其印刷水平和纸张材质也有很大差别,这也就是其收藏价值天壤之别的原因。
国民共发行了47种关金券,其图案比较统一:正面为像,背面为银行大厦,印有上海地名,并且均为正背双面印刷号码。除有一种为横式外,其余全部采用直型。由于印制规格统一,币面上均标有“关金”二字易于识别,独立成体系,除了少数几种以外,很易于收集。单张的关金券并不值多少钱,但收集全套在一起,其价值依然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