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玉螭龙纹带钩唐代比较多见的成套玉带饰,至元代比较少见,但带钩却多于前代。例如本次展出的一件元代白玉龙首雕龙带钩,与昆山省西安市小塞瓦胡同村元代螭龙纹玉带钩的造型、风格十分相似。该器为白玉,质地光洁、温润,龙形钩首,龙头较长,头后双角间距较窄,双眉、双耳均向后平展,角、鬣后披,钩体宽阔,边缘有凹槽。元代玉带钩一般体量较大,有厚实感。
钩体多呈“琵琶形”。龙首较长且前宽后窄,双耳平行后展不弯曲,鬣长,钩体纹饰早期多浮雕,钩首与钩体纹饰间距较大,钩体周边雕有凹槽,这一特点与元代玉带板及其他带饰相同。明清时期玉带钩体量逐渐减小,尤其清代更是如此。钩首较短,前后宽窄大致相等,双耳开始向下弯曲。利用镂雕使腹部纹饰逐渐腾起,钩首与钩体纹饰间距较小,宽窄幅度也不大,钩体少施凹槽。
元代官营琢玉机构除玉局外,还设玛瑙局,这是由于蒙古族得天独厚的条件,习惯大量使用玛瑙所致。据魏文帝《马脑勒赋序》云:“马脑(即玛瑙)出自西域,文理交叉,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蒙古铁骑曾横扫西域,获取大量优质玛瑙,故对其情有独钟。
昆山古玩古玩心本次展出的玉器中就有一件元代玛瑙龙首雕螭带钩,该器为琵笆形,钩首为龙头,卷眉、大眼、阔鼻、宽嘴,角、鬣后披。钩腹高浮雕双螭相互盘绕,雕工精湛。螭龙是龙子之一,始见于东周,盛行于汉代,历代虽有雕琢,但运用得均不多。元代螭龙纹承宋代传统,不仅运用得多,而且非常成功,并创造了元代螭龙的风格。
昆山晔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近期对清白玉螭龙纹带钩市场价格分析后估价表:
清玛瑙螭龙纹带钩--------------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06-07
清乾隆白玉雕玉凤带钩----------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2-03
清乾隆白玉螳螂捕蝉带钩--------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6-03-19
18世纪白玉浮雕螭龙纹带钩----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7-02-12
清白玉螭龙纹带钩--------------价格:RMB1,870,000----日期:2016-03-07
清玛瑙螭龙纹带钩--------------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6-25
18世纪白玉浮雕螭龙纹带钩----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7-04-11
清白玉螭龙纹带钩--------------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6-04-18
清白玉带皮雕螭龙纹带钩--------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2-01
清18/19世纪白玉雕螭龙----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7-06-19
龙尾更细长,分为两股,一长一短,左右分开。这种钩首为龙头,钩体雕螭纹,二者相互呼应的形制,在玉带钩的造型中基本成为程式化,延续时间很长,从元代至清代大都是这种形式,人们通常将这种玉带钩俗称为“玉龙钩”,其中也有“苍龙教子”寓意。
元代玉带钩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蒙古族历来喜欢穿袍服,腰部需要束带,显贵者就用环、钩扣具束衣,因而传世品中玉带钩也就特别多。元代螭龙鼻子呈楔形,五官集中在嘴尖部位,因此显得头颅高大,常被毛发遮住,身躯鼓圆,腿出上腹部,前腿弯曲柔软,后腿一弯一伸,呈爬行状。
元代在对玉带板的使用日益制度化的过程中,玉带板逐渐退出日常生活,成为官服的一部分。束腰玉器,除宽体玉带钩外,还有玉绦环,为束腰丝带的结扣。在官员燕居时,或者在根本不穿官服的人们那里,遂系绦带。绦带上的带钩称绦钩,其环称绦环。南宋的绦环已出现精美之品,宋代文学作品中就有大量描述,但实物未见,此物到元代才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