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材质:古瓷
-
产地:中国大陆
-
主要原料:瓷土
-
呈色元素:铁钛氧化物
-
制作工艺:轮制拉坯、修坯细琢、绘画纹饰
-
釉面:平整泛青、明代肥腴光亮
-
收购地区:全国
-
包装:木盒
-
风格:复古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拥有专业鉴定师100+,常年收购各类古老瓷器、青铜器、古钱币等稀有古玩,当天结算,绝不拖欠。
-
服务特点:
1、鉴定专家免费上门看货(老师专业30年)
2、现场结算,绝不拖欠;
3、诚信经营,价格公道;
4、一对一咨询
盘锦瓷器茶壶私人老板收购
全国范围常年收购老瓷器,瓷器花瓶,老碟子、老酒盅、罐子、瓷器茶壶、盘子、碗,碟子、果盘、老糖缸、老花盆、老碗、老盆、、紫砂酒杯等。
一个电话即可变现,欢迎持宝咨询!
本公司优势:
1、鉴定专家免费上门看货(老师专业30年)
2、现场结算,绝不拖欠;
3、诚信经营,价格公道;
4、支持拍卖活动.
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缸外壁以青花釉里红加彩描绘双龙戏珠纹和祥云、山石、海水纹等,波涛翻卷,蛟龙腾跃于云海间,气势磅礴。造型饱满端庄。康熙朝制瓷工匠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器,均造型古朴,胎体坚致,釉里红纹饰发纯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
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比康熙时期更显,被认为是釉里红瓷烧造稳定的时期,釉里红纹饰发为纯正。此瓶端庄规整,纹饰祥瑞,鲜丽夺目,堪称雍正釉里红瓷的之作。
清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
该觚式花瓶是督陶官唐英于乾隆六年(1741年)烧制的青花瓷器佛前“五供”(一件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瓶)之一。唐英在督陶之余,烧造过多套自制青花五供,分献京城多座庙宇供奉。
古代制瓷工艺流程之施釉
瓷器的上釉方法有多种,如蘸釉、荡釉、刷釉、浇釉、吹釉等(蘸釉为传统施釉技法。唐代时尚无吹釉等技法)。通常,根据坯体的形状、厚薄以及用途等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图为工匠正在进行蘸釉操作)
釉下彩瓷:先于素坯表面绘画,再在其上施以透明釉,然后入窑烧制的彩瓷,即为釉下彩瓷。唐代长沙窑首开彩瓷之先河(釉下彩),是我国座彩瓷窑。
匣缽,窑具的一种。为烧制瓷器时窑炉环境对器表的影响(灰尘、烟熏等)以及器物之间的相互粘连进而影响釉面的完整与美观,唐代时已使用匣缽作为保护与隔离瓷器的器具(见上图)。放入匣缽中烧制的瓷器泽美观度得到了改善,质量大大提高。
民国时期,瓷器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缠枝花卉,牡丹,喜字,寿字,福字,云龙,云凤,松鹤,松,五伦图,柳树黄,喜鹊登梅,石头记,婴戏图,梅,兰,竹,菊,八宝,八仙,蝴蝶,二十四孝,吉祥如意,凤凰牡丹,耕织图,渔樵耕读,三国故事,竹林七贤等。这时期出现了贴花瓷器,有的瓷器是贴花的,有的是贴花山水彩相间的瓷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贴花,有一部分是绘画水彩,两者融为一体的。仿古瓷器的鉴别:
哥窑瓷器的特点?
哥窑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釉:哥窑瓷器的釉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的冰裂状网纹,这些网纹的颜浅黄或细黑,相互交织,形成了的“金丝”和“铁线”效果。
2.胎质:哥窑瓷器的胎质坚细,颜多样,包括灰、油灰、黑、赭等,其中粗松的胎质叩之声音沙哑,呈土黄,给人一种古拙、质朴、浑厚的感觉。
3.造型:哥窑瓷器的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形态挺拔大方,轮廓柔和流畅,显示出宋代陶瓷的艺术风格。
4.釉质:哥窑瓷器属于青瓷系,以釉取胜,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叩之瓷音清亮。
5.纹样:哥窑瓷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调多彩,如米黄、粉青、奶白等。釉面上的网状开片,有的重叠如冰裂纹,有的成细密小开片。
总的来说,哥窑瓷器以其的釉、胎质、造型、釉质和纹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是收藏家和研究者珍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