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8 03:24
几千年来,玉器以其内敛雍容的质感俘获了颗颗欢喜之心。无论是掌心摩挲、伺以体温的小物件,还是端然陈列、通体润洁的大摆件,无一不透着过往的温柔与敦厚。对国人来说,典雅纯美的玉器不仅是文人雅士皇宫贵族的挚爱,同时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社交中珍贵的礼品,人与人之间珍重的信物。而在古董工艺品拍卖场上,玉器则是除了瓷器之外重要的门类。
古典的优雅,美的让人窒息,那年谁是那个为你挽起青丝的人?让我们尽情欣赏发间惊艳的美。
还有一种是翡翠蝴蝶簪,蝴蝶的两个翅膀是用翡翠做的。这个翡翠原料不贵,比较薄,这种翡翠在老时候叫“广片”,做的薄薄的,会显得很绿。
头簪的原意是连缀,因戴冠于发要用工具,以后就把这种工具称为簪了。簪后来又变为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贵族妇女“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喜以满头珠翠为荣耀。
中国历代的各种玉器琳琅满目,它萌生之后便为有权势的集团所控制并加以广泛利用,如视为神物用于符瑞,用于祭祀,用于佩带等等。总之,社会生活的重大活动都离不开玉,有权势的人病死后还要以玉器殓葬,有些部落以玉打制工具或装点头耳。古代社会原始先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则富,还建立了活跃而有序的文化构架,玉器的重要地位已在其中得到树立。今天我们通过新石器时代墓葬和遗址中的玉器可以确认,早期的玉文化为华夏古文明大厦铺下了块奠基石。
而本场中的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估价同为500万至700万港元,终加价至1132万港元高价成交。Harman专拍第二场的压轴拍品,乃是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直径长达19.5厘米。因其近乎完美的用料和登峰造极的“乾隆工”,生动呈现了一幅喜庆祥瑞的贺寿仙境,一举以5409万港元惊艳全场。相信这个惊人的纪录短期内也不易再打破。
簪的本名叫“笄”。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被视为标志成年的人生大事,需要举行仪式,称为“笄礼”。古代发簪形式繁多,仅从材料看,就有石簪、竹簪、蚌簪、玉簪、翡翠簪、骨簪、铜簪、银簪和金簪等多种。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在中国古代,男子也用发簪,而且男用发簪更注重实用性。发簪一般都是集材质和工艺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