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市场上,从来都是明清玉器受宠,在国内近年玉器专场中,成交价格位于前列的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高古玉拍卖纪录“可遇不可求”,市场零星出现的天价古玉不以引领行情。
周南泉认为,目前红山文化玉器没有明清玉器市场热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限制拍卖,二是真正能看懂红山玉器真伪的人不多,三是玉石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漂亮”。但是,以物爱好者和文物鉴定者的眼光来看,红山文化玉器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红山文化玉器,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国家有。当时的历史,当时的经济,当时人们的思想,都可以通过红山玉器去了解。”
“红山文化在玉器上次达到了高峰。”周南泉说,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三个时期的玉器制作达到顶峰,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制作工艺,这也是红山玉器的科学价值。周南泉给记者展示了一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罐,罐口呈椭圆状,“像这个罐子,它的口是椭圆形不是圆,而且有粗有细。从工艺上看,挖进去很规整,在没有机器的年代,红山先民就有这种水平。”
研究古玉的沁色对鉴别真假古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形、工、沁是古玉鉴定的四大要素。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形和工本来就是人为的,五千年前的先人们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条件下都能做出来的东西,现代人也同样做得出来,而且是可以乱真的。所以重点应集中在质与沁的研究上。质也有两种含意:一是玉本身的质地。玉本身的质地是指它的矿物属性及产地;二是指质的变化,这就和沁分不开了,有沁才能有质的变化,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古玉在地下埋藏几千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次生变化。其表现形式有:结晶体、竹叶状次生物、针状结晶、蚂蚁脚、霉点、鸡骨白、皮壳、蛀孔等。
这条玉龙墨绿色,有4种动物的特征:鹿眼、蛇身、猪鼻、马鬃。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身体呈墨绿色。
“净”,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玉是清洁的,老玉要吐浆,要吐白浆、要吐黏浆、要吐灰。它为什么清洁呢?玉埋在土里会发生转变,它会吸收土壤中的元素,它遇水遇汗也会发生转变。它会和它周围的工具团结,会天生二次天生的次生物,我这个要领也叫次生物之说。玉吐浆一定和泥固化发生一层隔膜,它会自然的把玉掩护起来。它遇水以后,特殊是手,手上有微酸,遇水以后上面那层隔膜会吐白浆,这层白浆是可以盘掉的,白浆的下面尚有一层黏膜。既然隔了这么多工具,以是那土就基本上侵蚀不到内里了。我说的是高古玉,不讲战、汉,以是说一样平常的红山都是清洁的,叫“净”。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玉器后期抛光由于手工和机械的关系,也会泛起差异:手工抛光玉器的阴槽里和光面的线较量乱,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有点状的、有断续的,现代机械抛光的痕迹是很是的细密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