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代金玉满堂香炉鉴定特征跟市场价值

时间:2018-02-03 04:43

  这个古董香炉高约14英寸(35.6厘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的盖子呈镂空结构,拥有众多通气的孔隙。据古董专家鉴定,这个香炉造于18世纪的中国清代乾隆时期,炉身上饰有华丽的粉红色、绿色和红色花卉图案,这些图案均由手工绘制,是典型的中国清代乾隆时期陶瓷艺术风格。

  一晃20年过去,这个香炉一直搁置在衣橱顶上,布满了灰尘。直到不久前,该男子搬家时,决定卖掉一些多余的东西,包括这个尘封的香炉。

  男子将当地拍卖行的亚洲古董专家请到家中,对这个香炉进行鉴定估价。经鉴定后专家认为,这是一件产于18世纪中国清代的罕见古董,是一件难得的宝贝。

  宣德炉的特征是铜质优良,造型古朴典雅,制作精细,纹饰精致,工艺精湛。器款在外底正中,为刀刻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书法近似欧体,器款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这种“德”字心上的一横被省略的写法始于汉代,汉碑、魏碑中的“德”字心上普遍省略一横。唐代书法字帖的“德”字写法既有省略一横,也有保留一横,如欧阳询字帖的写法省略一横,颜真卿、柳公权字帖的写法则保留一横。元代赵孟頫字帖的“德”字写法也省略一横,明代继续流行这种写法。现在传世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铜香炉很多,常见的是桥耳钝锥圆形炉,它既有明代的真品,也有清代的真品。底款“大明宣德年制”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的铜香炉是明代铸造,保留一横者则多数是清代所铸。当代的真品更充斥市场。

  在25日开幕的纸博会上,包括名家书画、欧洲艺术品、瓷器杂件等400多件精美的藏品将参与现场拍卖。其中,一件清雍正年间的炉钧釉双耳香炉起拍价138万元。

  明代宣德时期是铜香炉铸制的鼎盛期,此后铸炉比较著名的有“玉堂清玩”的严东楼,嘉靖年间的学道。万历、天启年间的甘文堂、周文甫、施念峰、胡文明等,还有明末的石叟以及景泰、正德、崇祯、康熙、雍正的年号款。

  此外,记者从组委会获悉,随着纸博会临近,一批来自全国的精美藏品已经陆续到汉。这些藏品中不乏“文物级”的珍品,有中国“废科举”上谕颁布当日的一张“京报”(光绪三十一年阴历八月初一),及袁世凯关于“停科举”的奏折原文(共三件,孤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