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纹、蒲纹是汉代玉璧上常见的两种纹饰,二者多作浅浮雕状,触摸有凸起、圆滑之感;此期谷纹、蒲纹颗粒较大且排列整齐稀疏。谷纹、蒲纹的制作方法相近,皆为用横线或斜线把玉璧表面分割成类似蜂房排列的六角形(打格),在加以修琢而成;无非前者用细线打小格,后者用浅而宽的粗线打大格。汉璧的地子较战国时为浅且琢磨不甚精细,一般都留有打格的痕迹,蒲纹的格痕常有玻璃光出现。
玉璧“阳面”上出现丰富的色泽变化,则是氧化的结果。青绿色的玉石中含有三氧化二铁,这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三氧化二铁会从玉石的裂缝中析出并呈现黄、淡黄、橙、淡红、深红等变化,由于变化时间有先后,所以玉石表面的色彩深浅呈现会非常自然丰富,绝不统一。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汉螭龙玉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玉雕勾连纹螭龙纹玉壁----------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6-07-11
清乾隆剔黑雕漆锦纹嵌汉玉壁----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3-06
白玉高浮雕螭龙玉壁------------价格:RMB2,180,000----日期:2017-06-02
清螭龙玉壁--------------------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12-11
浸色螭龙玉壁------------------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06-21
近几年汉螭龙玉壁市场成交的价格:
玉雕勾连纹螭龙纹玉壁----------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7-03-15
清螭龙玉壁--------------------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7-07-20
鼓钉纹玉壁琉璃珠组珮----------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6-11-17
白玉高浮雕螭龙玉壁------------价格:RMB1,270,000----日期:2016-05-27
清乾隆剔黑雕漆锦纹嵌汉玉壁----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6-09-17
从考古实物的特点来看,良渚玉璧常用绿色系的软玉,璧面厚重,厚度可达1厘米或以上,器形规整,璧面光滑,线条流畅,璧边缘磨制精细,中间的圆孔采用两面对钻,孔壁上留有相交的错位台痕,打磨抛光工艺十分成熟。彭家墩M10玉璧几乎就是这样一件标准器:玉璧直径19.4厘米,外缘厚度1.2厘米,内孔直径一面4厘米、另一面3.7厘米,内孔直径两面不均恰恰证明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钻孔技艺采用了两面对钻,经游标卡尺的测量,位于内孔孔壁上的错位台痕一侧距璧面0.63厘米,另一侧距璧面0.87厘米,两者相加的1.5厘米也表明,虽然切割技艺已非常好,但整块玉璧仍然是中间部分厚,四缘略薄。
此玉璧,为黄色,整体呈扁平圆形,雕刻生动、精致,刀工干净利落,整器构图严谨,工艺自然流畅,造型典雅,沁色自然,古朴大方,保存非常完好。
从考古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000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得名。良渚先民以高超的玉器加工工艺闻名,以玉琮、玉冠形器、玉璜、玉璧和玉锥形器为主的礼仪用玉是良渚玉器中重要的门类。
玉璧是一种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其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未解之谜,如果从出现时间较早这一公认的结论来看,玉璧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头顶那片天”的崇拜与寄托之物,其器形标准为肉(璧)大于好(孔)。
重环璧即把玉璧透雕为大玉璧内含小玉璧的重环状。如河北定县40号墓的一件,长6.7、宽3.6厘米,玉为青褐色,两面纹饰相同,内含云纹小玉璧,外套谷纹大玉璧,璧外侧透雕对称凤鸟纹,凤圆目尖喙,身体卷曲,形象生动。
汉代玉璧通常尺寸较大略厚、剖面平直,边沿较战国为宽。用玉质地较佳,多用深绿、灰绿色青玉以及白玉。器物表面呈现出灰白、褐红、绿等色彩,这与玉器对外来离子的吸附有关,也就是常说的沁色。自在战国以降,制玉工具更新发展,工艺技术显著提高。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汉代玉璧在制作工艺痕迹上有以下特征,可为汉代玉璧断代鉴定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