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壁是个特定的名词,它牵涉到玉壁的原定义,《说文》“壁,瑞玉,圜也。”“段玉载注”。‘“壁,圆,象天”。《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授周南泉先生云:“学术界对玉壁的称法一直不很严格,有将方园形,椭园、或扁园有园孔器,都定名为玉壁的。在考古资料反映出来的客观情况中,完全符合《尔雅》中严格制度的不多见。”在本人的意见中更倾向于将环形器中孔直经小于该器剖面一侧宽度者,为壁。
玉壁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它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也是玉壁刚刚出现的年代,它的用途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复杂。如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中“今富者,皮衣朱貉露环佩。中者长裾交,壁端簪珥”的服饰说就不可能,良渚玉壁重2斤左右,挂在身上实在太重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华榱壁档”。将壁作建筑装饰的说法,原始建筑一般都较朴拙不至于那么奢华。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良渚玉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6-07-21
玉琮--------------------------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6-07-06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5-18
良渚文化玉壁------------------价格:RMB2,130,000----日期:2016-11-04
墨绿玉璧二枚------------------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3-02
近几年良渚玉壁市场成交的价格:
兽面玉璜疑良渚文化------------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6-01-19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大玉壁------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7-03-09
良渚文化兽面纹冠形器----------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6-01-11
良渚文化兽面纹满旋纹冠状器----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6-08-28
兽面玉璜疑良渚文化------------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7-04-07
从考古实物的特点来看,良渚玉璧常用绿色系的软玉,璧面厚重,厚度可达1厘米或以上,器形规整,璧面光滑,线条流畅,璧边缘磨制精细,中间的圆孔采用两面对钻,孔壁上留有相交的错位台痕,打磨抛光工艺十分成熟。彭家墩M10玉璧几乎就是这样一件标准器:玉璧直径19.4厘米,外缘厚度1.2厘米,内孔直径一面4厘米、另一面3.7厘米,内孔直径两面不均恰恰证明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钻孔技艺采用了两面对钻,经游标卡尺的测量,位于内孔孔壁上的错位台痕一侧距璧面0.63厘米,另一侧距璧面0.87厘米,两者相加的1.5厘米也表明,虽然切割技艺已非常好,但整块玉璧仍然是中间部分厚,四缘略薄。
其他如用作“问士”、“神祗”、“信物”、“祈平安”、“重礼”等等,现在的三种说法有燔玉说,财富说,吴汝祚先生说,以上这三种说均出自浙江的考古工作者,他们身处良渚故乡,良渚文化遗存极其丰富,闻名于世的反山,瑶山良渚墓地都出在那里,他们的工作做得较多,有一定的权威性。
除了生动自然的沁色,经4000余年埋藏中冬寒夏热的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玉石表面的晶体脱落出现缝隙,由于过程十分缓慢,因此这些缝隙的线条非常柔和、纤细,常以斜向分布;如果玉器经过人为的火烧、油炸、水煮提高温度后再骤然降温,此时形成的缝隙形似碎裂纹,不仅僵硬多拐弯,且线条之间还会形成交叉封闭,放大观察时,类似干旱龟裂的土地。
在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工作中,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挖掘的良渚玉璧,被文物专家评价为苏州西部山区良渚文化文物中的精品。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站,见到了这件宝贝。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000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得名。良渚先民以高超的玉器加工工艺闻名,以玉琮、玉冠形器、玉璜、玉璧和玉锥形器为主的礼仪用玉是良渚玉器中重要的门类。玉璧是一种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其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未解之谜,如果从出现时间较早这一公认的结论来看,玉璧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头顶那片天”的崇拜与寄托之物,其器形标准为肉(璧)大于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