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洁楼主人罗仲荣指出,25年前涉及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的中国书画几乎无人问津,在画廊、拍卖会上卖价比同水准其他题材的山水画、人物画低三分之一至一半,“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作品其实画得很好,而且就题材来说,未来应该是博物馆类型的藏品,于是开始收藏此类画作。”
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原名凤鸣,出生于1900年。(1900-1991)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林凤眠的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6-12-02
林凤眠雪景镜心设色纸本--------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06-25
林凤眠小鸟镜心纸本------------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6-05-18
林凤眠雪景镜心设色纸----------价格:RMB3,620,000----日期:2016-07-09
近几年林凤眠的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林凤眠湖畔人家镜心设----------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7-17
林凤眠仙鹤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07-19
林凤眠1947年作兰兰画像----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5-23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7-09-07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心设色--------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7-02-17
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凤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展聚焦的是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等艺术名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新国画,如今它们被统一冠以“红色题材”。展出的百余幅作品中既有人们对新中国大好河山充满敬畏与热爱之情,又有着百姓对平淡生活追求的细节。此次集体出阵则因为梅洁楼的收藏。
亲朋从南洋带回一些外文书籍,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让林风眠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美术世界,心生向往。机会来了!1919年,林风眠接到同窗好友的一封信函,邀请他一起留法勤工俭学,他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登上了从上海开往法国的邮轮。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
一次小小的博弈,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刚满八岁的林风眠拿着从祖父那里讨来的几枚铜板,购买了一张彩票。这彩票是清光绪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赈灾而发行的“签捐票”,面值六枚铜板。三天后彩票开奖,林风眠的“小注”博得头彩,高中一千大洋。在清末,一个县令的俸禄不过四五十块大洋,这笔巨款可以在广州买一栋带花园的洋楼。后来,19岁的他,带着奖金中的两百大洋,从上海出发,奔赴巴黎学习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