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发现,1959年才得以命名。目前发现的遗址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苏南部等太湖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有着发达的稻作农业、分工精细的手工业和精美的玉器、陶器制作,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
墓主身边放着陶缸、陶鬶、陶壶、陶豆等,头边放着两枚大玉玦和一串玉管,颈下佩戴玉璜,耳朵上夹着玉玦挂着耳坠,手腕戴着玉镯。按当时的社会水平,若非一个族群全盛时高贵的人物,不可能有如此排场。并且,墓中的石钺、石锛不仅磨制精细,且没有使用痕迹,明显是高贵的礼器而非实用工具。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良渚文化玉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宋金镂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11-20
青玉良渚式兽面纹管------------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6-07-09
白玉管------------------------价格:RMB3,180,000----日期:2017-01-12
玉管形颈饰、耳饰--------------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6-03-07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黄玉镯------价格:RMB2,640,000----日期:2017-06-01
近几年良渚文化玉管市场成交的价格:
白玉管------------------------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02-14
青玉良渚式兽面纹管------------价格:RMB2,120,000----日期:2017-02-16
程十发枝玉管写春光立轴纸------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6-04-16
白玉管------------------------价格:RMB3,430,000----日期:2017-01-12
宋金镂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01-04
早于良渚文化千余年的凌家滩文化,突出特点是玉雕礼器与佩件众多,雕刻风格与技术也与良渚文化极为相似,似乎有一脉相承的同源特点。凌家滩过号称中华玉器的圆雕大玉猪,重量竟然达到八十多公斤,堪称远古玉器中的巨无霸。
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前发展。良渚文化玉器大致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四大类,不仅造型端庄、品种丰富,而且有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良渚玉器中的礼器(礼玉),大致有琮、璧、瑗、铖、柱、圭等器形。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有扁筒形和方柱形,雕有兽面纹,由镯演变而来,既是礼仪用器,又是统治权力的法器,还象征着墓主身份标志。璧呈圆形,多素面,是为盛行的良渚文化器物,是献祭神明的礼器、敛尸的法器、财富的象征。
古玉价格走势不及现代玉器艺术品那般迅猛,这并非意味着其收藏价值偏低,相反,其实是被低估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藏家惜售、市场了解不太充分等方面。
惜售可能是造成古玉收藏价值被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接触的一些民间藏家手中,藏有不少珍品、精品,连博物馆的专家都叹为观止。但在现阶段,这些古玉极少进入市场流通,仍然处于囤积阶段。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中大陆同时期史前文化的巅峰。4月12日至6月12日,以良渚玉器为主题的展览在北京西部古刹万寿寺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79件套珍贵的良渚文化玉器与游客见面。
“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由北京艺术博物馆与良渚博物院联合推出,展出了包括具原创性的玉琮、玉璧、玉钺、玉梳背和玉锥形器等有代表性的良渚文化玉器。
如是,孕育璀璨良渚文化的中间过程何在?然而这一次发掘结果,出乎了考古学家们的预料:在已发掘的东山村遗址2000多平方米内,共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崧泽文化时期的27座平民墓都在东区,而8座大墓则都在西区,两者截然分开。8座大墓长度普遍超过3米,随葬品都在30件以上,不仅有陶器、石钺和石锛,还有璜、瑗、钺、镯、玦、管、珠、坠等较为珍贵的玉器,很多玉饰即便是佩戴在现代人身上,仍然很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