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白玉鎏金如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紫檀嵌罗甸铜鎏金錾花托白----价格:RMB2,270,000----日期:2016-04-11
清铜鎏金錾吉祥八宝纹三镶------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7-06-04
鎏金加彩镶白玉如意------------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1-09
清铜鎏金錾吉祥八宝纹三镶------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7-07-14
铜鎏金八吉祥镶翡翠、白玉如----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9-04
近几年白玉鎏金如意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紫檀嵌罗甸铜鎏金錾花托------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6-06-21
鎏金加彩镶白玉如意------------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04-24
铜鎏金八吉祥镶翡翠、白玉如----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11-17
民国铜鎏金镶青白玉如意--------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6-04-05
铜鎏金八吉祥镶翡翠、白玉如----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05-09
值得关注的还有胡若思藏古琴专场。其中10床古琴皆为传世珍品。“唐·凤势式惊涛琴”、“唐·神农式清风琴”、“唐·蕉叶铭文琴”和“宋·仲尼式明月琴”等,均属世间罕见之物。本次明清角珍品专场,匡时遴选了30余件明清角艺术珍品,其中以明清角杯为主。此外,匡时还首次推出了紫砂艺术品专场拍卖,拍品涉及清代、民国、现代三个时段,30多位大师、百余件精品。
另一个宫廷专场清代宫廷艺术品专场也有重器推出。“松石绿地粉彩花卉纹五子登科敞口瓶”、“松石绿地粉彩八吉祥小天球瓶”,胎体细腻、色泽亮丽、工艺精美,为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精品。此外,“清乾隆青花四季花卉纹六方贯耳瓶”、“清乾隆茶叶末釉双龙耳汉壶尊”等都为乾隆官窑典范。“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铜胎嵌珐琅百寿纹八吉祥大瓶”、“御制鎏金八宝纹座钟”,“雕漆红楼梦人物故事小柜”(一对)等,也都堪称清代宫廷艺术的不朽之作。
另外,瓷玉工艺品专场、近现代书画、古代绘画专场、古代书法专场、油画雕塑专场中也都有精品亮相。
“御制白玉雕松树纹笔筒”就是一件“画意”玉器的佳作,也是海外回流的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仇炎之先生旧藏之清乾隆“白玉雕太平有象吉祥万年如意”,玉质纯美、雕工精湛,特别是尺寸达到了几近极限的47厘米,堪称目前所见的白玉如意之王。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汉族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