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发展是由宋代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官窑以品种丰富多彩,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程度而著称,是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
第三种是通过国内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交易,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以及和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进入艺术品行业,笔者判断艺术品与资本的联姻将是艺术品行业的下一个风口,目前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已经开始试水,这对有好藏品的朋友而言是个好消息。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成化昭德宫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昭德宫珍藏鸡缸杯--------------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11-18
昭德宫珍藏鸡缸杯--------------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6-01-20
明成化斗彩莲花纹杯一对--------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6-12-15
明成化斗彩果树双鸟纹高杯----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7-12-26
青花夔龙纹高碗--------------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6-12-04
近几年明成化昭德宫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成化斗彩鱼藻纹花口碗“御------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7-12-24
昭德宫珍藏鸡缸杯--------------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10-19
明成化青花“水波飞龙”图罐----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3-18
成化斗彩鱼藻纹花口碗“御------价格:RMB2,870,000----日期:2016-11-20
明成化斗彩葡萄杯--------------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12-03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在文学、艺术、工艺,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学、美学思想上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它体现了原来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开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过渡,也就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质朴、世俗向典雅、华丽、纯艺术方面发展。
明成化斗彩的瓷器是应运而生,当时大明宫廷中叔伯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费尽心机,这样也连累到下一代太子的位置,成化帝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叔叔得了王位,在他幼年时即被逐出宫门,抚养陪伴他的是比他大十九岁的一名姓万的宫女,成化帝在这天差地别的童年中胆战心惊地生活着,所以只能依赖抚养照料他的万宫女,直到他父亲夺回王位,恢复了他太子的地位,他对万宫女的依恋之心一直未减,继位后即封万宫女为皇妃,万宫女成了万贵妃,入住昭德宫。成化帝因幼年有这段苦难经历,他非常喜欢宋人画的子母鸡图,见到画图之上母鸡带小鸡觅食的场景感触很深,并在此图的诗堂中题了一首七言诗来赞美母鸡对小鸡的爱护之情,万贵妃平时喜用斗彩瓷器,成化帝即令瓷工将子母鸡图移于杯上,烧成鸡缸杯,以博万贵妃的欢心,直到万贵妃在安喜宫死去,成化帝还赐玉瓷257件奉祭,其中有斗彩蝶戏杯,斗彩麒麟杯,斗彩昭德宫珍藏铭文的里外双面婴戏杯等,当然能博万贵妃欢心的还是斗彩鸡缸杯,因为是御赐,所以用描金斗彩烧成的鸡缸杯更增添了一层华丽之气,由于胎薄瓷细,在灯光的照耀下如同玉质,所以又称玉瓷。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官窑瓷器工致细腻,民窑瓷粗犷豪爽。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至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觅远德为“空缺期”至中期(1436-1521年),嘉靖至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罗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年康熙20年明朝彻底殒命)。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因施色多为釉下工艺而永无褪色,纹饰接纳传统国画技法描绘。
明朝是青花瓷生长的一个主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生长了元青花的手艺,并一直加以刷新,使其在明末清初到达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生长。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带有明代文人精神的青花瓷在交易市场中才刚刚显露出它真正的历史与审美价值。藏家翟健民在接受采访时体现,此前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场低估,但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中国知名古玩鉴赏专家、湖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理事王祁介绍,斗彩工艺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用青花勾廓、五彩填色,有青花与彩瓷竞艳之意。鸡缸杯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因其杯壁上画有公鸡母鸡,故称鸡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