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31 02:44
青铜器鼎盛于商周,到了战国、两汉、隋唐时期,青铜浇铸工艺却是通过青铜器的制作而达到顶峰的,把为精致的艺术美感表现在青铜器上,也就是说,青铜器是一个佳的表现载体。
青铜器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大的特点。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青铜器精品极多。尤其在商末周初,中国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以其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而为收藏家们所钟爱。中国青铜器在铸造工艺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传统。外国铸造青铜器用失蜡法,特别是印度用此法可作很细巧的东西。失蜡法的范可以用几次,产生一批形状花纹完全一样的青铜制品来。而中国不大用失蜡法。早用失蜡法在战国早期,在此之前是用合范法。对此外国曾有错误的看法。
我国青铜器制造精美,在国际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名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我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明技术与文明
青铜角,饮酒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是下级官吏及平民使用之物,数量很少。器物造型与爵相似,不同之处是口沿无柱,流变形成与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状。多有盖,有的盖做成禽鸟展翅飞翔状,非常美观。传世有一件角的杯体中有一管状流,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角相似,可以认为这是目前所知早的角。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盖。西周中期以后,角便不复存在。[1]
商代兽面纹青铜角该青铜角通高21.3厘米,腹深9.1厘米,为酒器,带流、尾均为尖状,下端均饰长扉棱,侈口,深腹,兽首鋬,卵形底,下置三尖锥,外侧装饰蕉叶纹。口沿下饰三角纹,腹部饰兽面纹,兽鼻突起,作短扉棱。此器造型端庄、雄沉,富有庙堂礼器之风范。
商周青铜器多粗犷豪放,以气象取胜。中国古代青铜礼器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那么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青铜器精品,无疑就是上那颗颗炫耀的明珠,熠熠生辉,璀璨之极。
在收藏界,被收藏家们所关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古代的青铜器收藏的收藏前景非常被行家们看好。根据收藏家陈就旋先生介绍,青铜器收藏不仅是收藏家们争相竞买之物,更是拍卖行的拍卖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