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座建筑基址,面阔39.8米、进深12.8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台基,四周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东西两侧各5个,南边20个,北边17个。内分4室,每面都有土墙,四周有回廊2米多,回廊外沿围绕着43个大檐柱,这是一座面阔4间、外绕回廊,并在回廊外侧阶下设有散水的“四阿重屋”式的宫殿建筑,在遗址中玉戈、铜鼎等。盘龙城是当时南方的一个重镇,说明早期商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长江流域。
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代黄河上游重要的文化遗存,因早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齐家文化分布地域广泛,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南部地区。迄今已在甘青宁三省区近百处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玉器,数量约3000件,器型种类20多种。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齐家文化玉戈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斧齐家文化玉石斧--------------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6-04-23
齐家文化黄玉雕男女玉人壹------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1-22
齐家文化玉覆面----------------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7-08-28
齐家文化三联玉璧--------------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12-07
齐家文化玉刀------------------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6-06-25
近几年齐家文化玉戈市场成交的价格:
兽面纹玉戈--------------------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7-10-16
齐家文化玉挂件四块------------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12-19
玉戈--------------------------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7-03-08
齐家文化玉挂件四块------------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7-03-03
齐家文化玉钺------------------价格:RMB1,740,000----日期:2016-07-09
吴教授介绍说,在古代,玉刀一般作为礼器,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收割的象征。其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王女士收藏的这种,为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就齐家玉器来说,不仅有五孔刀,还有三孔、七孔等。
戈援部(刃部)略呈弧度,直内(后端),多数无中脊仅有钝脊。除部分在内上饰有简单的弦纹外,一般无纹饰。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内上饰平行的粗阳纹,或者在内及援上阴刻兽面纹和变形云纹。部分戈内直接雕成鸟头状。传世品中亦常见以玉为援,用铜铸成鸟头状内嵌接而成的铜内玉戈。玉戈短援、长胡,胡刃上有一棘刺,阑侧三穿,援及胡部主体饰以浅浮雕的勾连云纹。援、胡之下透雕有一只异常凶猛的螭虎,尾上卷,作奔走状。玉戈主体两面纹样相同,而戈内两面纹样不同。戈内一面浅浮雕猛虎,另一面则浅浮雕朱雀纹饰。戈是一种攻击性兵器,一般都以铜、铁等金属材料铸成。以玉制作兵戈,作为非实用性的礼兵器,在商周时期较为常见,但器形和装饰都较为简单。汉代,玉戈罕见。这件玉戈的刃部未见使用痕迹,当属于玉礼兵器,可能是楚王专门用作祭祀或出行的仪仗用品。
汉代玉器在拍卖会中,普通品质的玉器拍卖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中档品在10万元以上,精品的价格在几百万元。在伦敦佳士得2009年秋拍中,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估价10万~15万英镑,终以82.525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创下汉代玉器拍卖的高纪录。
西周玉戈形制与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饰纹饰,制作不及商代精细。西周以后玉戈趋于消亡,春秋战国时零星可见的玉戈,仍保留了周代的特点。春秋玉戈锋作三角形,援身上刃微外弧,下刃稍直,刃颇锋利,中部起脊,内之尾端作斜角状,援、内间中部穿一孔。汉代玉戈有所变制,一种援呈尖首长方形,上饰多组纹饰,援前端为对称盘绕的双龙纹,中间是谷纹,后端作几何纹和龙凤纹,背面平素,内窄,长方形,上穿两孔。另一种玉戈援呈弧形,锋端如橄榄尖,两侧有刃,中脊为窄条,并有横凸的胡部(即戈刃曲而下垂的部分),上皆饰勾连云纹,内呈长方形,亦饰勾连云纹,胡部与内部分别镂3个和1个长方形的小孔洞。汉后玉戈不常出现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瑞典考古学家早在甘肃齐家坪发现了齐家文化的遗址,当时考古挖掘除陶器外,也了零星的玉器。建国后,有关部门在甘肃、宁夏、青海虽然组织过几次挖掘,但的齐家玉数量十分有限。目前,国内博物馆中收藏的齐家玉数量多的,是甘肃省定西市的众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