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初清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钱局较雍正时有所增减,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宝河、宝巩、宝济三局,于乾隆五年时开宝福局,七年开宝桂局,十年开宝直局。
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说是为杜绝私钱,实则无异于减重。“乾隆四十年时,私铸情况日盛,各省官员出现盗铸,对此无计可施,加上云南铜产量逐年递减,导致铜价飞涨,铸钱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清“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10-06
清“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7-08-21
清“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6-04-04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6-10-03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6-04-21
近几年乾隆通宝背面汉文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390,000----日期:2017-06-05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7-11-14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6-09-12
清“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6-04-19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7-06-07
乾隆通宝”当时发行时间较长,铸量极大且加之流传至今时间较短,所以多数价值低廉。但乾隆的雕母和母钱因流传数量极少,现在以是收藏家们青睐的对象,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母钱相当于现在的钞版母钱经过细致加工后,作为铸普通钱的母钱已很精美了,但多数能看到翻砂铸造后留下的细小沙眼等铸造痕迹。母钱的特殊价值在于作为翻铸子钱(子钱就是普通流通钱)发行量再大也比子钱少之又少。雕母,母钱与普通流通钱明显的区别是:雕母要查看是否有雕刻痕迹的存在。母钱要查看是否有经过修整加工的痕迹。而普通流通钱再精美也是铸造出来后不会加以细致修整的。
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满洲人在入关以前就开始铸币了。努尔哈赤天命元年铸天命汉钱,满文,四字,没有加圈点;天命通宝是铸的汉文。太宗天聪元年铸天聪汗之钱,背面穿左有满文十字,穿右有满文一两字样。顺治元年铸顺治通宝。顺治钱有五种:光背、背面有一个汉字、一厘钱、背面有两个满字、满汉文钱。康熙年间铸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后铸造小钱。雍正以后,制钱都仿顺治钱五式,除正面的年号外,背面都是两个满文字。宝福局所铸的钱,局名有时也用汉字,乾隆年间铸乾隆通宝,乾隆通宝红钱中,还有库车地名的,分普通和当十两种,当十的背面穿孔的上下有“当十”两个汉字。
厚0.1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9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葛尔、库车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