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器物类型排比是考古学中对古器物断代的重要方法。运用此方法对疑似北宋官窑生产的两件莲花口洗与同器形的钧窑洗进行比较,发现从设计思想、造型、胎体制作工艺都惊人的一致。甚至是同膜生产,器形古朴简练、大方美观、庄重典雅、刚柔相济,具有十的文人士大夫气息。不由使人联想到北宋官窑是否就是北宋宫廷用钧瓷的生产窑口!或者说北宋官窑同时也生产了钧瓷品种瓷器。如果真是那样,所谓“官鈞”的生产窑口就是北宋官窑。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上海)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宋叶《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宛,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古所珍。后效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营建的“官窑”有二:一是“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明高濂《遵生八笺》说,修内司官窑的地点在上海凤凰山下,但确切的窑址尚未发现;二是“郊坛官窑”,位于上海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1930年发现窑址,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龙窑与作坊遗迹,并获得大量标本。
本公司近几年对北宋官窑瓷器市场分析估价:
宋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估价:137万 日期:2017/12/27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耳---估价:266万 日期:2017/10/15
宋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估价:173万 日期:2018/03/27
AVERYRAREBLUE---估价:217万 日期:2018/04/24
北宋官窑瓷器评估,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今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经过考证,这件洗的烧造地点是河南省汝州张公巷。参加完上海的展示后,今年6月3日,这件洗将现身澳门中信春拍,高强先生表示,这件洗相当于中国瓷器玩家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估价为5000万元至8000万元。
北宋官窑瓷器价值,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这一方法也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
认为在这批标本中有一件“方流鸡心扁壶”就是具有断代意义的典型钧瓷器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证。当笔者在网上找到那件“方流鸡心扁壶”的图片,看后使人乐得喷饭!只要对钧瓷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难看出此“方流鸡心扁壶”是明代之物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件“方流鸡心扁壶”无论器形、施釉、釉质与宋代“官鈞”都毫不相干,怎么就能证明宋代“官鈞”就是元末明初生产的呢?上海文物考古鉴定所的专家们如此考古研究水平真令人汗颜。“方流鸡心扁壶”只能说明钧瓷到元末明初仍有生产,与北宋“官鈞”风马牛不相及!
人们把一类有“断文”呈“紫口铁”“金丝铁线”的瓷器称为“哥窑”。现古发掘品和传世品中具有此特征的瓷器,北宋官窑有之,南宋官窑有之,龙泉窑黑胎瓷器有之,元代哥哥洞窑有之,明清仿哥窑瓷器亦有之。所谓“哥窑”是对一类有“断文”、“紫口铁”、“金丝铁线”瓷器的称谓,是从观赏角度对众多瓷器的分类概念,而不是由特定窑口生产的瓷器。所以自明代以来,人们苦苦寻找所谓传世“哥窑”窑址而无果,因为所谓“哥窑”窑址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