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明代以前的低温黄秞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传世的黄釉瓷器以宣德制品为早,传世器大多为盘,器物内外皆施黄秞,釉色娇嫩,釉面肥润,通体无纹。香港苏富比春拍玫茵堂藏瓷专场第15号——明宣德黄釉仰钟式碗,属于市场上极其罕见的重要作品,明代早期单色釉寥若晨星,极其珍罕,而这件黄釉碗不但出身良好,难得品相完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陶瓷世上也具有重要地位。结果以2698万港币成交,折合人民币2200万元。黄釉瓷在明代晚期并没有太多的精品传世,甚至一度停烧,因此精品传世太过稀少。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部经理告诉笔者,此对黄釉暗刻龙纹盘是从一位资深收藏家手中征集到的。在御宝轩艺术品展厅里,此盘安静的“站”立着,却不知来往的观赏者,或顿观赏,或品头论,或若有所思的静静欣赏,只因被它的气质所感染。
本公司近几年对弘治黄釉瓷器市场分析估价:
明弘治黄釉直口盘一对---------估价:111万 日期:2018/02/16
明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盘-----估价:117万 日期:2018/04/12
弘治黄釉瓷器出手,弘治时期著名的品种是黄釉,换句话说,弘治的黄釉瓷器是明代著名的品种之一。其黄色娇嫩如鸡油一般,人称"鸡油黄"。器型主要有盘、碗、尊等。
这一时期的黄釉瓷与成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深,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较之成化时期那类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与正德、嘉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要浅淡,可以说弘治时期的黄釉深浅适中,恰到好处,因此在陶瓷历史上常把它作为明代黄釉的典型。
弘治黄釉瓷器特征,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径有达80厘米的),器形之巨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棒盒、方斗杯、灯台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此收藏品是"大明弘治年制"款,盘直口弧壁,底微凹,圈内收,通体施黄釉,内白釉闪青,里心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鳞片描绘细节到位,使龙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此对藏品画面精美,色泽尊贵,绘工娴熟,龙纹神气活现,形象逼真,极富艺术感染力。底书黑色“大名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
在古代社会中,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史料考证,黄釉在明清两代皇室中的使用非常讲究,比如在明代皇宫中,器里外都施黄釉的瓷器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黄贵妃则用器物内壁为黄釉,外壁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贵妃则用黄釉绿龙器或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则不可以用黄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