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西王赏功哪可以鉴定拍卖

时间:2018-05-13 22:16

  钱径5厘米。蒋氏于1927至1932年入川工作,任职于四川重庆邮政局,在此期间在成都获得此品金质‘西王赏功’钱。1937年抗战爆发,在杭城沦陷前夕,蒋氏随省邮政局撤至浙南丽水县邮局工作,离开上海故居时,他把多年积集的金银币、古钱等埋藏于桃花弄故居地下,其后全部被盗失去,该枚金质‘西王赏功’钱可能也在这时失掉,从此杳无踪影。”事实上,这枚金钱并未丢失,一直为蒋伯埙先生所藏。196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前身,以下简称“历博”)通过上海文管会,想收购这枚金钱,历经曲折,仍未如24愿。1963年,蒋伯埙先生将收藏的大部分古钱捐献、出售给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其中的西王赏功金钱被上博收购,现藏该馆。

  50多年前,古泉收藏家罗伯昭在四川以重金购得一枚银质的西王赏功钱,直径5厘米,制作精良,品相完好。新中国成立后,罗先生将这枚银质的西王赏功钱以及他收藏的古钱珍品一并无偿捐献给国家。西王赏功钱是明末起义军张献忠为鼓励将士士气专门铸的赏钱。

  本公司近几年对西王赏功市场分析估价:

  西王赏功鎏金银制手雕花钱-----估价:236万 日期:2018/01/06

  西王赏功银样币---------------估价:168万 日期:2017/06/25

  明末西王赏功银钱-------------估价:179万 日期:2017/09/04

  西王赏功鎏金银制手雕花钱-----估价:280万 日期:2018/01/17

  西王赏功鎏金银制手雕花钱-----估价:171万 日期:2018/02/26

  西王赏功鎏金银制手雕花钱-----估价:167万 日期:2018/02/16

  西王赏功特征,战事低潮时,他曾一度投降。崇祯十六年,他率领起义军攻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攻占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一天,张献忠听大学士读了一首这样的诗:“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宫楼下拾金钱。”张献忠颇有感悟地说:“何不借此良策,论功行赏将士,以鼓舞士气!”于是,下令铸西王赏功钱。可见,西王赏功不是流通钱,当时就铸得很少,现今更是所剩无几。

  由此,我以为“西王赏功”钱币存在着材质多、版别多的现象,值得关注探讨。对此币的研究还须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民间收藏的藏品,古钱币专家要敢于承认民间收藏的珍品,而收藏者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理念,不盲目迷信专家之言,那些专家更应少说些莫明其妙的不负责任的鉴定结论,被人嗤之以鼻。

  西王赏功特点,”第1枚金钱,于清光绪末为四川成都张扫巴所得,却镕钱得金。罗伯昭先生详述此事:金质者,则闻而未见。据友人云:光绪末,成都市上五洞桥一冷摊,悬一旧铁钱,大似折二,已累月矣。有张扫巴者,扪之而柔,知其非铁,以八十文买之,视其字,西王赏功也。持归,磨其轮,赫然赤金也,欣欣然,夸侪辈曰:吾无意得一金钱。闻之,泉贾惊集其门,求观,则彼已镕之,得金二钱余重,泉贾顿叹曰:若不镕,值二十倍!张瞠目丧气,后悔者数月。第2枚金钱,据学者考证,“传世另1枚金质‘西王赏功’钱为泉家蒋伯埙先生所获。

  西王赏宫金质,直径50.4mm,重48.6g,珍,极美品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明史》称他与李自成同年生,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

  “西王赏功”钱,我从一些媒体上看到报道还有鎏金一品特大型,直径9cm,重53.13克。我所知道“西王赏功”钱的直径在5cm,金质重38.8克、银质重36.4克、铜质重23.1克。还有金质直径4cm,银质直径4.5cm的“西王赏功”钱存世。近读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柳冬青编著《中国历代珍稀钱币鉴赏与投资》一书,令我大开眼界,记录了有直径5.1cm,4.8cm,3.6cm,还有宽缘3.2cm的“西王赏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