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01 19:20
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发达,与传世的数量多。
琮的基本形态为一内呈圆管状中通的方柱体,圆管两端突起于方廓,被称作“射”。有的方廓角棱分明,有的为圆角;有的柱体低矮单节,有的高而分若干节;有的角部雕有纹饰,有的通体素面。有一种被称为“圆筒式”的琮,没有方廓,只在圆筒四面对称地凸雕出四块长方形饰片。这种琮大都较低,可视为方柱琮的变体或简化,可能是制作时受到玉材形体限制的变通做法。有的学者把这种纯为圆筒状的玉石器称之为“镯形琮”。这类器物有的高度可观,显然不是“镯”;有的两端径不等大,呈马蹄状,可能是具护卫性能的臂筒。它们不宜归属于琮类。
商周玉琮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玉琮-------------------------价格:446万 日期:2018/02/10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299万 日期:2018/04/20
青花玉琮型牡丹缠技纹方瓶-----价格:147万 日期:2017/12/18
商周旧玉琮式勒---------------价格:114万 日期:2018/02/01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162万 日期:2018/04/23
玉琮-------------------------价格:359万 日期:2017/01/19
宋龙泉玉琮瓶一对-------------价格:149万 日期:2018/02/25
商周玉琮市场价值,郑玄所言六种玉的敛尸位置是否为定制,姑且勿论,但琮在古代被用作葬玉则是事实,不过有时置于腹部,有时则置于棺下腰坑中。需指出的是《周礼》所载乃贵族社会的礼仪,已明显带有政治色彩;而琮的出现远在《周礼》以前数千年,其原始意义究竟是什么,其形状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琮八方象地。”尽管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过八棱体的琮,但由于琮的外廓确为方形,且如前所述,琮多与圆形的璧相伴出现,所以郑玄的解释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许多学者认可,这是依据琮的外形阐发其寓意的早观点,意谓琮之形仿自大地,其功能为通地之灵。
类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物来解释琮的起源,认为由于那些器物对人的生存具有某种特殊意义,所以人们看重它们,把它们神圣化,进而玉象化,赋予它们某种神奇的性能。第二类视琮为古代生殖崇拜的象征物。部落时代盛行生殖崇拜,而生殖崇拜的物化形式大都是怀孕的女性形象或男、女性的仿制,且以后者居多。第三类紧扣良渚文化玉琮的神秘纹饰等因素分析判断,认为琮具有图腾柱性质,或者说,琮是巫师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的法器。其形制的初创意念是以方形象征地,以圆形象征天,中通意味着天地神灵可自由来去;琮上的纹饰则是部族的图腾符号或标志,其中可能也有被认为能帮助人、神意愿沟通的灵性动物形象。
商周玉琮价格,“良渚式”玉琮往往与典型的良渚玉琮高度一致,而“非良渚式”玉琮虽然都具备内圆外方的形体特征,但在玉料、工艺、形制、纹饰等细节处,大多自成体系,体现出明显不同于良渚玉琮的地域与时代特色。当然,也有晋侯墓地、金沙遗址等极少数的考古发现,使得“良渚式”与“非良渚式”玉琮,竟然以“关公战秦琼”的方式,一起穿越时空,粉墨登场。
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上海反山遗址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近半个世纪来,随着考古发现玉琮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琮的关注热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由于江浙一带良渚文化玉琮的大量,玉琮研究渐成文博领域的一大亮点。关于琮的缘起和含义,目前已有的成说至少有十三四种,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