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如何评估玉币的价值

时间:2018-04-21 18:56

  其次,初期的玉器主要是生产工具、祭祀工具和装饰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也渐渐增多,等级观念也愈来愈重,产量稀少、美观的玉器,赋予了这种制度的观念。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一些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发掘出了精美的玉器。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此现象更加明显,如良渚文化的一些墓地,一座墓葬中就曾出过上百件玉器,其中一同样形制的玉器也于大型的墓葬中,玉成为只有少数统治者才有权占用的器物。进入商周时代,情况更加普遍,都在商周时期的大型墓中。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一块上等的蓝田玉(又说为和氏璧)制成了一枚传古玩,以后各代帝王都看重这枚传古玩,认为要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东晋时的几个皇帝都没有得到这枚玺,被讥为“白版天子”。汉以后的各代还专门规定了达到某一级别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什么形制的玉玺。

  玉币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楚系玉币一组两枚-------------价格:426万 日期:2018/01/04

  楚系玉币一组两枚-------------价格:419万 日期:2018/03/07

  和田白玉五株玉币-------------价格:487万 日期:2018/01/12

  清白玉嘉庆通宝玉币-----------价格:448万 日期:2018/01/08

  和田白玉五株玉币-------------价格:288万 日期:2018/03/22

  大素玉币---------------------价格:139万 日期:2017/11/27

  大素玉币---------------------价格:423万 日期:2018/01/27

  玉币价格及图片,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在唐代,则对玉带的佩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新唐书·舆服》中所谓的“其后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周礼》一书中曾作了详细的记载,“六瑞”的使用规定为:天子用尺寸大的镇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和男用谷璧和蒲璧。不够某一级别身份的人不准持佩。《左传》中明确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由此可见,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政治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器物。

  玉器又是聚富的手段和显示富有的一种标志。良渚文化中几十件以上玉器的墓葬,墓主都是有权有财富的人。有的一个墓葬上百件玉器,除作为宗都、丧葬用器外,有着标志财富的功用。在安阳殷墟的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一批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仍有大批玉器。在商代出现了玉做的币,即贝形玉币,同时玉也作为交换品和贡品。

  玉币出售,妇好墓的一件玉戈上刻有“卢方皆人戈玉”。商代时期,商王室所用的玉器的玉材,有相当部分来自辽宁和新疆等地,是通过交换或入贡得到的。在西周,僻处四川的蜀国就曾向夷王贡献琼玉。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为了得到一块上等的玉器,不惜发动战争,甚至割地相让。秦汉之后,玉作为显示富贵的财物,一直受到权贵的青睐。作为一种商品设肆而卖,早在宋代就已出现。明清以来,玉器商店渐渐增多。晚至清代,玉器的身价更是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定价”的说法。

  古代用于朝聘或祭祀的瑞玉。《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郑玄注:“玉币,诸侯享币也。”孙诒让正义:“金鹗云:‘古者玉帛通谓之币,玉币即瑞玉也。’”

  《新唐书·礼乐志一》:“五曰奠玉帛。祀日,未明三刻……太祝以玉币置於篚。”《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我国古钱币制作材质有海贝壳币、玉质币、石质币、铜质币、铁质币、金质币、银质币、布质币、纸质币等。特别是玉币,甚少人认识,很多古玉鉴定家和收藏家连玉质币的庐山真容都未见过,故传世玉币甚稀、甚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