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20 19:20
研究古玉的沁色对鉴别真假古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形、工、沁是古玉鉴定的四大要素。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形和工本来就是人为的,五千年前的先人们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条件下都能做出来的东西,现代人也同样做得出来,而且是可以乱真的。所以重点应集中在质与沁的研究上。质也有两种含意:一是玉本身的质地。玉本身的质地是指它的矿物属性及产地;二是指质的变化,这就和沁分不开了,有沁才能有质的变化,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古玉在地下埋藏几千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次生变化。其表现形式有:结晶体、竹叶状次生物、针状结晶、蚂蚁脚、霉点、鸡骨白、皮壳、蛀孔等。
拍卖市场上,从来都是明清玉器受宠,在国内近年玉器专场中,成交价格位于前列的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高古玉拍卖纪录“可遇不可求”,市场零星出现的天价古玉不以引领行情。
红山文化玉圭图片大全,古玉鉴赏家周季告诉记者,现在即使汉代精品古玉的价格也不过20万元,与书画、瓷器的价格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而就在近几年书画、瓷器价格一路飙升,迅速达到天价的时候,古玉市场价格却不愠不火,涨幅每年仅有5%左右。
高古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包浆古朴,有着现代仿品缺少的独有神韵。由于国内拍卖高古玉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懂的人少,“”古玉又防不胜防,所以敢碰的人不多,颇有些曲高和寡之意。
红山文化玉圭交易价格,中华文明号称五千年,而红山文化玉器文化则至少存在了七八千年,可以说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重要根基。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价值在于,可以通过它看到红山文化时期的信仰、工艺,以及对生命和图腾的崇拜。
“红山文化在玉器上次达到了高峰。”周南泉说,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三个时期的玉器制作达到顶峰,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制作工艺,这也是红山玉器的科学价值。周南泉给记者展示了一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罐,罐口呈椭圆状,“像这个罐子,它的口是椭圆形不是圆,而且有粗有细。从工艺上看,挖进去很规整,在没有机器的年代,红山先民就有这种水平。”
周南泉认为,目前红山文化玉器没有明清玉器市场热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限制拍卖,二是真正能看懂红山玉器真伪的人不多,三是玉石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漂亮”。但是,以物爱好者和文物鉴定者的眼光来看,红山文化玉器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红山文化玉器,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国家有。当时的历史,当时的经济,当时人们的思想,都可以通过红山玉器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