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玉琮拍卖成交记录有哪些

时间:2018-01-30 11:31

  考古学家由此分析,这种并非罕见的“半成品”随葬现象,恰恰证明良渚权贵对玉器生产的具体环节具备控制能力,他们可以插手指挥玉器生产的具体流程以满自己的具体需求;进而可以表明,良渚权贵之所以能用大量的玉石随葬彰显自己无可匹敌的尊贵身份,正是源于他们垄断了优质的玉料与高超的制玉工艺。这样一件玉琮半成品,告诉我们一种文化现象:我国“官营”手工业的传统,在长江之畔至少可上溯至五千年前。

  直到1986年,就在良渚遗址发现五十周年庆功会前夕,埋葬有良渚高等级权贵奢华玉石随葬的反山墓地才重见天日,其中迄今良渚玉石随葬多、齐全的反山20号墓,更是以其538件随葬品的庞大规模震惊了世人。在所有精美考究的随葬玉器中,良渚玉琮无疑是众人目光汇聚的焦点—3件玉琮于20号墓墓主人的右手边,1件于墓主人的左手边。

  玉琮近几年成交记录:

  宋龙泉玉琮瓶一对-------------成交价:336万 成交日期:2016/05/14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青褐玉琮---成交价:274万 成交日期:2016/03/26

  玉琮-------------------------成交价:129万 成交日期:2017/12/15

  当代高振宇制玉琮壶一对-------成交价:571万 成交日期:2017/12/20

  青玉琮-----------------------成交价:375万 成交日期:2016/02/16

  玉琮-------------------------成交价:395万 成交日期:2017/04/21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青褐玉琮---成交价:192万 成交日期:2016/10/16

  在所有精美考究的随葬玉器中,良渚玉琮无疑是众人目光汇聚的焦点—3件玉琮于20号墓墓主人的右手边,1件于墓主人的左手边。这些玉琮看似悄然无声,却道尽了公元前3300—前2300年间良渚先民寄托其上的千言万语。而我们的故事,也便从那件沉睡于墓主人左手边、编号为“反山M20(20号墓)∶124”的玉琮说起。

  商代玉器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收藏品市场上广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吴念亲介绍说,2004年天津文物一件商代兽面玉琮拍出180万元人民币;2008年瀚海春拍,商代玉器全部成交,其中一件商代玉龙形佩成交达67万元人民币。

  然而乾隆帝并不知道,他手上这件来自汉代的上古瑰宝,其实承载着远超汉代三千年的岁月淘洗;现如今,以“透物见人”为己任的中国考古学者,正力图透过这些精美绝伦的玉琮,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复现于世人面前。

  考古学家经过近80年的工作已经证实,1936年发现的浙江良渚遗址之上,曾坐落着我国迄今发现的大史前古城之一,其面积近300万平方米,40~60米宽的城墙下铺满硕大的垫石,30余万平方米的高台上曾经矗立着壮观的殿宇,防洪坝、护城河、祭坛、作坊、居址等城市建筑更是一应俱全。但恢宏的城郭下,是否埋有彰显权贵无上权力的珍宝—良渚玉器?

  不要小看这“你有我无”的差别,上至贵胄下至庶民,一整套围绕着玉琮等良渚玉器展开的严格等级秩序,竟在良渚墓葬中几无偏差地推行了千百年,这甚至会让一度被认为层级壁垒森严,但实际只有社会上层严格践行葬制的夏商周三代都不免“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