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曾想,印着头像的金圆券,贬值的速度比法币更快。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130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6.5万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高面额100元,到后竟出现50万元、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1949年,国民甚至印制了一张60亿面额的纸币,但只能买到70粒米。
对金圆券方案的定性,《北平无战事》遵循了历史的原貌。币制改革方案酝酿之时,就被金融专家批为“饮鸩止渴”。这项恶政像是国民覆灭之前后的疯狂。金圆券发行仅仅三个月,便开始了比法币更加凶猛的贬值,剧烈的通货膨胀彻底摧垮了经济,也为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敲响了丧钟。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4,240,000----日期:2017-04-18
民国三十年银行金券1------价格:RMB5,130,000----日期:2017-03-25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6-12-03
民国三十四年银行金券------价格:RMB2,130,000----日期:2016-03-22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08-14
近几年民国金元券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5,880,000----日期:2016-04-11
1949年银行金券中------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7-01-12
民国三十年银行金券1------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07-24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4,260,000----日期:2016-04-11
1949年银行金券中------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6-08-28
“由于历史原因,文革期间大量的民国钞币被视为‘四旧’而遭到查抄和焚毁,民国纸币一直被大家所忽略。近年来,随着前三套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民国钞也在不断升温。”广天藏品营企中心经理余伟雄向记者介绍,2010年11月,民国钞中的大名誉品银行壹圆“红牌坊”,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出53.76万元,到2011年5月,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更拍出112.7万元高价,成为民国纸币单枚拍卖高价。余伟雄说:“著名拍卖公司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拍出了两组民国纸币,虽然这两次拍卖的民国纸币总数不超过50枚,但价格合计达到了128.8万元。由此可见,民国纸币逐渐受到市场重视,升值潜力大。”
而这些珍贵的金圆券,又是怎样与藏主尚先生结下渊源的呢,尚先生回忆道:“2011年8月的一天,恰逢云南路拆迁改造,朋友的岳母从那里搬家,意外从箱底翻出了许多旧物,像粮票之类的东西都太普遍了,只有这5张银行青岛分行的金圆券是我从未见过的。那时,朋友拜托我去市面上打听这套钱币的价值,当时我为了打听,几乎把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等岛城货币收藏市场跑了个遍,但是,不必说议价,就连能就这些金圆券谈上几句的人都如凤毛麟角。后来,朋友看我爱好钱币收藏,就将这套残币转让于我,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没能得到关于金圆券的有效信息。”
以阎锡山为首的行政院,见市场已流行银元,就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决定再次实行银元本位制,并于1949年7月2日由代李宗仁明令公布了《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规定银元券1元兑换银元1元,等于金元券5亿元,一块银元的价值,比8亿元金元券还高。
对于收藏品来说,品相也是决定其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是品种完全相同的纸币,也会因品相新旧而造成很大的价格差异,故集币爱好者应以收藏品相上好的民国纸币为宜。
而一些规格和面值特殊的民国纸币的价值尤其不菲。例如有一枚票幅为2.5厘米×5.1厘米、仅有拇指大小的纸币,这是1941年,因上海沦陷而南迁至浙南山区的浙江地方银行,由于受到日军的严重封锁,导致印钞材料极度缺乏,为了渡过难关,印钞厂只好节省印钞纸张,于是便产生了这枚我国历史上小面幅的纸币--浙江省地方银行横式一分纸币。如今这枚纸币在藏市里的身价已过百万元,但还是很难寻觅。
那之后,尚先生便在网络上查询起这些钱币的价格,无意中发现了名为“暂得斋”的藏品流通网店,而很机缘巧合的是,其店主正是于先生当时提过的藏主邱先生。
据尚先生介绍,他从资深藏主邱先生那里得知,这些金圆券在民国时期,等同于现在的货币,而非一种票据。后来,尚先生为了更多地了解藏品,又将这些金圆券拿到了中国银行,让专业人士代为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