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举行了一次钱币制度刷新,因其焦点内容是刊行新钱币——金圆券,故被称为金圆券刷新。这次刷新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举行的第三次币制刷新,也是国民党为拯救濒临瓦解的经济而接纳的重大措施。然而,这次币制刷新却迅速失败,通货膨胀彻底失控,不仅成为其瓦解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也成为天下钱币史上一个污名昭著的恶例。
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固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由于法币刊行量仍在增添而没有功效。1948年5月行宪选举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先妄想钱币刷新。同时,部署原财政部长、原任银行总裁的俞鸿钧亦制订关于币制刷新的方案。俞鸿钧组织的银行专家为主的起草班子,以为法币不作根天性刷新还可以维持一准时限的时势,如从基础上刷新,那就会垮得更快。
蔡国强2005年作金圆券—----价格:RMB4,540,000----日期:2016-10-21
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水----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7-05-04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6-09-12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3-02
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6-02-06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6-01-22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8-18
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水----价格:RMB5,470,000----日期:2017-03-24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保安版----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6-06-12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230,000----日期:2017-07-24
与此相对应的是物价狂涨,1949年5月,上海物价指数为币改之初的500多万倍,9个月的上涨幅度接近于前12年的总和。当月米价1石3亿元,黄金1两兑50亿元,美金1元兑8000万元。金圆券“信用日益低落,各地纷纷自动以银元、外币、黄金乃至实物等计值交换或流通,若干地区已视金圆券为废纸”。
2.我还有一张五百万元金圆券,是中华书局印刷厂印制的,当时新闻报已登出信息,好像是1949年5月下旬要发行,结果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实际在还未解放的地方也只流通了20天,被银圆券替代,所以市面上不多。但银圆券寿命更不长,全国解放了,只好到台湾发行新的银圆券了。
前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以1948年的币制改革为背景,艺术地呈现了国民党金融体系是如何崩溃的,剧中,代号“建丰同志”的很是神秘,虽未正面出现过,却不时亮一嗓宁波普通话,仿佛在各方势力的较量中他说话管用。
对于金圆券政策的风险,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局面,试图通过完全的高压统治来和市场较量。但现实的情况是完全失控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有不少影视作品将原因归结于“上海行动”的失败: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准备查封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时,由于各方势力的干预,行动受到挫败。
据藏家陆钟德先生介绍,钱币的发行能直观地反映一个和国家的经济和局势。在国民统治后期,经济和局势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些情况都从当时发行的金圆券上反映了出来。
“当时国民发行的金圆券高面值都达到了60亿,其实按现在的购买力来换算,也就相当于6块钱。而且这些钱币不断贬值,以前电影、漫画中出现的背着一麻袋的钱买东西的现象在当时也是确有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