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宝岛台湾的公开档案记载,此次币制改革根本没来得及详细讨论,当天的会议总共就两三个小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与会人员便匆匆举手通过了。
据藏家陆钟德先生介绍,钱币的发行能直观地反映一个和国家的经济和局势。在国民统治后期,经济和局势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些情况都从当时发行的金圆券上反映了出来。
“当时国民发行的金圆券高面值都达到了60亿,其实按现在的购买力来换算,也就相当于6块钱。而且这些钱币不断贬值,以前电影、漫画中出现的背着一麻袋的钱买东西的现象在当时也是确有其事的。”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7-05-14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5,120,000----日期:2016-01-07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5,180,000----日期:2016-11-22
民国时期银行早期券、法----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6-09-26
金圆券------------------------价格:RMB4,790,000----日期:2017-09-12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爆破----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7-01-23
蔡国强2005年作金圆券—----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06-06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保安版----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7-09-16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6-09-16
民国时期银行早期券、法----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7-10-27
1935年,国民改革币制,发行纸币即法币,以法币回收银元并禁用银元,按当时兑换,13万银元换成了200万法币再存入银行,孰料法币自抗战以来一路贬值,通币无限膨胀。至1948年国民再度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三百万元比价回收法币”,此时存在宜宾银行中的当年用13万银元换回的两百多万法币连本带息只换回了不到一元“金圆券”。
本人更是想借着督导上海经济大展拳脚。他把自己一手组建的经济勘建大队带到上海,并以此为基础,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大上海青年服务队。”在动员会上,鼓动队员们,对付那些抵制币制改革的巨商、富户、官僚,要拿出武松的勇气。历史上有名的“上海”之说就由此而来。
而随着“金圆券”暴跌,1949年6月,国民宣布停止金圆券,“银元与银元券并行于市,并以银元一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的比率回收金圆券。”算是回到“银本位”,但此时,宜宾当年的13万银元自来水专款在兑换成两百万法币、再“兑换”成一元金圆券后,现在彻底化为乌有。
近两年拍卖价钱渐涨
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暂时大,中华民国正式建设。民国纸钞以辛亥见证者和功效的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据业内人士先容,作为主要的文物,民国钞以品种版别重大,珍藏难度大而著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物价狂涨,1949年5月,上海物价指数为币改之初的500多万倍,9个月的上涨幅度接近于前12年的总和。当月米价1石3亿元,黄金1两兑50亿元,美金1元兑8000万元。金圆券“信用日益低落,各地纷纷自动以银元、外币、黄金乃至实物等计值交换或流通,若干地区已视金圆券为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