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发行之初,数量不多。然而,抗战爆发后,国家财政收入锐减,而财政支出剧增,尤其是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支出的六七十。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困难,国民除了增加税收、发行公债之外,便主要依靠银行发行货币。因此,抗战时期法币发行量节节攀升,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尤其是抗战后期国统区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是5569亿元,比1937年6月的14亿元,增加了394倍多。这一增幅已经不小,但与抗战胜利后的法币发行量相比,则微不足道。
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成果。1948年5月行宪选举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开始筹划货币改革。同时,安排原财政部长、原任银行总裁的俞鸿钧亦拟定关于币制改革的方案。俞鸿钧组织的银行专家为主的起草班子,认为法币不作根本性改革还可以维持一定时限的局面,如从根本上改革,那就会垮得更快。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03-16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840,000----日期:2016-09-08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6-08-0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4-19
蔡国强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火----价格:RMB2,680,000----日期:2016-02-11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一张市场成交的价格:
蔡国强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火----价格:RMB4,450,000----日期:2017-04-10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510,000----日期:2017-08-19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7-04-09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6-12-09
蔡国强2005年作金圆券—----价格:RMB5,490,000----日期:2016-07-22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很快爆发,国民党频频通过币制改革制造,掠夺财富。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废除法币券、关金券和东北九省流通券,发行金圆券,强制百姓将手中的黄金、白银、银圆兑换成金圆券。
1949年7月3日,国民党行政院又故伎重演,在上海宣布以银圆券代替金圆券,规定1圆银圆券兑换5亿金圆券。1949年10月全国解放,民国纸钞也成为历史的回忆,以四大银行为主的民国纸钞基本上被全部回收,留存至今的十分稀少。
1948年8月18日,下令实验币制刷新,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都市中产阶级因此休业,导致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缘故原由之一。
1948年10月1日,国民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
1948年10月11日,国民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
抗战结束后,各地物价普遍下跌,国民手中掌握有大量黄金外汇以及从日伪接收的资产,这本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好机会。但是战争爆发后,军费支出又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为了筹金打内战,国民党不得不重蹈覆辙,继续依赖银行发行,于是法币发行量突飞猛进,形成恶性通胀。
为庆祝中国银行百年华诞,广天藏品将从3月23日先,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民国百年百钞珍品”展。据相识,经由历年战争的洗礼,加上文革中大量的民国纸钞被视作“四旧”遭到检查与焚毁,留存至今的民国纸钞数目希罕。而民国纸钞作为中国现代纸币的鼻祖,比套人民币历史更悠久,现在在海内珍藏市场上逐渐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