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战中后期开始,国民统治区的合法货币——法币的价值即日渐下跌,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民党不能不关注的严重问题。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再起,军费开支剧增,法币的过量发行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经济风潮的不断爆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并未反思这是打内战的必然结果,却寄希望于通过币制改革解决问题。
以阎锡山为首的行政院,见市场已流行银元,就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决定再次实行银元本位制,并于1949年7月2日由代李宗仁明令公布了《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规定银元券1元兑换银元1元,等于金元券5亿元,一块银元的价值,比8亿元金元券还高。
对于收藏品来说,品相也是决定其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是品种完全相同的纸币,也会因品相新旧而造成很大的价格差异,故集币爱好者应以收藏品相上好的民国纸币为宜。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09-01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7-08-08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4,480,000----日期:2017-08-06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10-06
1949年银行金券中------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7-09-09
近几年民国金元券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1,480,000----日期:2016-06-25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4,870,000----日期:2016-03-17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1,190,000----日期:2017-08-14
民国三十年银行金券1------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7-07-21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1,870,000----日期:2017-10-06
据尚先生介绍,他从资深藏主邱先生那里得知,这些金圆券在民国时期,等同于现在的货币,而非一种票据。后来,尚先生为了更多地了解藏品,又将这些金圆券拿到了中国银行,让专业人士代为鉴别。“专家称,这批金圆券连印刷用的纸也是采用了与民国时货币相同的材质,当时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民国在无奈之下,才发行了面值如此大的金圆券,不仅有仟万的票种,甚至连上亿的券种也都有存在,且是二的一类,属于稀缺币种。”而从尚先生与邱先生现有的金圆券来看,这些钱币发行于民国38年,发行日期仅在5月12日至5月28日间有过显示,也就是说,仅发行了约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尤为珍贵,也极富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哪曾想,印着头像的金圆券,贬值的速度比法币更快。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130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6.5万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高面额100元,到后竟出现50万元、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1949年,国民甚至印制了一张60亿面额的纸币,但只能买到70粒米。
在金元券垮台之际,国民也随之垮台,可其仍在做垂死挣扎。1949年7月4日,国民在上海宣布,发行银圆券,1元银圆券含纯银23.49克,金圆券5亿元折合银元1块和兑换1元银圆券。
1949年7月,中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国民又在未解放的南方地区发行“银圆兑换券”简称“银圆券”以代替几乎一文不值的金圆券。东南沿海和西南各省解放后也由人民用人民币作价收回,银圆券也同时废止。
尚先生继续说道,“邱先生回忆道,1996年,曾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张先生,为编纂《中国纸币大全》一书,未经许可擅自将他后来流入市场的两张金圆券的图片及信息,收入了自己的书中。而后,此事被邱先现,起诉了编书者,后因编者张先生年迈过世而不了了之。邱先生说,因为这些金圆券世面上未曾出现过,也没有办法定出合理的价位,流通两张能让人们真正了解到这些藏品的历史及价值,也能带动它的影响力。”
还有一种面值为60亿元的民国纸币,1949年5月,由国民新疆银行发行,面额标明"陆拾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