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吉林人参成交价格是多少

时间:2017-12-26 09:42

  吉林人参以品质上乘、产量大而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长白山的野山参,是人参中的名贵者。园参因产地不同而分为集安路和抚松路两种。

  那么,王家培植的这棵人参在珲春属于“参王”吗?9月1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珲春市特产总站站长申龙奎。他告诉记者,珲春特产总站对人工种植的人参个体重量大小过去没有记录,但参农起获的这棵人参重量如此之大,闻所未闻。“如果说人参个体在二三两重不足为奇的话,珲春出现了如此之大重量的人参,这在珲春人参人工栽培史上,是一个奇迹。”一位曾在特产局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8090年代同仁堂如意长------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6-25

  白玉金皮人参如意坠成----------价格:RMB4,850,000----日期:2016-01-20

  野山人参小--------------------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5-28

  天然翡翠人参如意满翠画件成----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1-10

  野山人参大--------------------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04-26

  近几年吉林人参市场成交的价格:

  1991年韩国正官庄高丽参----价格:RMB4,990,000----日期:2016-11-21

  纯正野山参--------------------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6-06-05

  1吉林人参--------------------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6-12-10

  民国白玉人参如意供成----------价格:RMB5,740,000----日期:2017-09-21

  1991年韩国正官庄高丽参----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2-12

  大会还就推进国家人参产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效对接”、“实施品牌战略”“互联网+”等问题开展了专题报告。据了解,在举办论坛的同时,国家中医管理局现代中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还与环球医控股集团、益盛业等多家人参企业签署引进7S道地保真人参全产业链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引入7S道地保真人参全产业链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依托权威的科学检验鉴定机构、联合独立的第三方产品仓储存管,使上下游人参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地树立人参产业的市场公信力,为中国人参走向国际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届论坛以“资源、科技、战略、发展”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论坛推动人参产业资源整合、提高标准质量、实现全产业链追溯、产品科技创新、政策扶持、专家献计献策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参产业在未来发展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战略课题。中国工程院、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会、吉林大学、吉林人参研究院等多所科研院所、人参行业协会及高校的200多位国内中医领域、人参行业等著名专家学者与知名人参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此外,在香港古玩拍卖集团有限公司拍卖近日举行的首届人参专场拍卖会上,一棵生长百年重30克的野生人参拍出了300万的天价,每克均价达黄金的250倍。

  吉林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尤其在人参研究领域,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地位,韩国人难望项背。吉林研制的“人参精”与从人参中提取的Rg3单体“参一”,均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人参末端产品,“参一”也是我国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抗一类新。另外,吉大、东北师大、吉林农大、长春中医学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省中医中研究院等众多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目前都在围绕人参开展科研攻关。如人参单体皂苷,目前已分离出39种。此外还有人参多糖、多肽及酸等,或入,或用于食品、护肤品。如果通过企业的有效运作,每一种都会有其开发空间。然而吉林原有的100多家人参加工企业中,现在多数已经运转失灵,很多成果在该省无人问津,后只能被别人买走。因而,“人参批发”的帽子,仍然只能沉重的压在头上。

  人参是吉林名副其实的“土特产”,地道长白山中材,同时也是进补佳品,被称为百草之王,位居“东北三宝”之首。在吉林东部,参业曾是很多县市的经济支柱,被寄予厚望。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它没能向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为什么这样说?有人评价,吉林人参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充满神秘色彩的吉林人参突然堆积如山,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从一公斤50元跌到10元以下,低时只有6元。更不幸的是,吉林人参失去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林区生态,可谓代价惨重。林地栽参开始受到严格限制。这一时期被称作吉林参业的低谷,原因是人参购销渠道放开后,调控失衡,大批农民拥向参业,人参从“大跃进”到“大丰收”。当时正是市场经济起步初期,一切都在重新定位,吉林人参于是与大萝卜扯到了一起。在此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业内人士发现了另一处伤口。吉林农大中材学院的一位教授分析认为,吉林参业体系虽然庞大,但集约化程度低,各个环节无法形成有机联系,加上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市场运作不规范,导致经营混乱,无序竞争,资源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