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由于金圆券的大量发行,致使物价急速上涨,国民党急于进行币制改革,企图用银元券来缓解当前的危机,于是在1949年7月1日正式通过《银元及银元券发行办法》,允准成都,重庆,台北,云南,新疆等分厂铸造银元,这是的正式公告。
不过在此公告发布之前,国民党早已为此做了很多准备,1949年2月23日行政院长孙科在上海召开政务会议,通过了《财政金融改革方案》,其中规定:“白银准许人民买卖,银元可以自由流通买卖,筹购白银鼓铸银元”
从3月份开始,23年船洋银元便在上海造币厂率先开铸,至5月底,已铸造662万5千枚。由于国民党在6月份才开始向美国定制银元,故而这批银币应该是利用上海造币厂的旧有船洋模具铸造的,即属于版风格的船洋。
由此可见,1949年大陆所铸的船洋与我们所见的台湾回流船洋并不一致,这批台湾回流币可能的来源是美国。
民国十七年福建东南银行银------价格:RMB4,480,000----日期:2017-05-01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6-05-04
民国十七年福建东南银行银------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6-02-28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5,620,000----日期:2017-09-28
民国四年中国银行黄帝像小银----价格:RMB5,140,000----日期:2016-04-22
近几年民国银元券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时期银行早期券、法----价格:RMB4,670,000----日期:2017-04-09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5,730,000----日期:2016-04-02
民国四年中国银行黄帝像小银----价格:RMB3,270,000----日期:2017-07-21
民国十七年福建东南银行银------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06-02
民国十年上海四明银行通用银----价格:RMB4,110,000----日期:2016-07-19
由于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国民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O.22217克。但是金元券膨胀速度比法币更快,十个月上涨一百七十万倍,各地纷纷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于是使用银本位币制,发行银元券。
我国是世界上发行纸币种类多的国家,仅民国时期所发行的纸币就达3000种以上。民国纸币的种类有票、关金券、金圆券、银元券、铜圆券、法币、商业银行与特种银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券等很多种。民国纸币因问世时间较长,且其品种和版别又非常复杂,使集币爱好者的收藏难度大为增加。
在历年的拍卖会上,民国钱币都是拍卖会中比较平稳的部分,平均单枚几枚价位均在千元以上,例如在去年上海古玩古玩心卖会上,编号为11222的民国二十四年交通银行改中国实业银行壹元一枚拍到11500元,编号为11212的民国二十九年宁波商会辅币临时代用券壹角一枚拍到4025元。
本品三十一枚民国纸币,数量不大,但枚枚精品,堪称民国纸币之集大成者,如此集中上拍实属罕见。其中为珍惜的有仅见品民国二年交通银行拾圆江苏通用银圆券、中国银行黄帝像伍圆拾圆兑换券、华比银行拾圆双连号等精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许多人为避免货币贬值,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而是用来储备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甚至自发组织“以物换物”的民间交易活动。了解情况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各地适时推出了“旱涝保收”的“折实储蓄”。该业务本质上是通过银行储蓄使货币保值。具体来说,就是储户存入款项时,银行将货币折换成实物价值,提取时再以当时的实物价格折算为货币付给,以保证储户的存款不受物价影响而缩水。物价上涨形成的币值差额,则由国家银行予以补贴,确保人民币职能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