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这些侨汇粮票属于粮票中的贵族粮票,连兑换物资的商店都是商店。”徐宝朝告诉记者,国外的人把钱寄回来之后,国家会按照相应的金额配备对应的粮票,然后发放给对应的家属,由于有些商品普通商店没有,所以又出现了仅供“侨汇粮票”使用的商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意即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战争时期、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都使用过不同类型的粮票。
中国粮票的发行,反映了各个时期我军建设的珍贵历史,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用粮状况。昨日,我区收藏家谢志伟向记者讲述了粮票的历史。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5,290,000----日期:2017-10-07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5,940,000----日期:2017-10-12
2000年国家粮食局粮----价格:RMB5,180,000----日期:2017-08-05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4,670,000----日期:2016-03-28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08-20
近几年军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山东地区饭票、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10-11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6-12-01
1951年行军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3-09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6-11-07
民国·解放区东北粮食总局前----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7-01-23
谢志伟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行过几次粮票,从1957年至2000年,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局先后9次印刷,发行过不同版面的军粮票。其中,1957年和1958年,粮食部正式印制发行‘粮定额支票’,品种有面粉、大米、粗粮、马料四种,面额分别为50斤、100斤、1000斤、5000斤,票面有编号,是领粮、领料的凭证。为了方便领薪金的军官和在编职工购粮,1960年又印制了‘价购粮票’。”
长期研究票证历史的收藏家谢志伟告诉记者:“粮票只限于集体伙食单位按手续向国家粮食部门领购粮食。粮票不准在社会(包括军人服务社等)流通,粮食部门也不得向以外的持有粮票的单位和个人供应军粮,故流通范围很小。”
粮票属于“断代”收藏品,现早已停止发行和流通。居民手里的粮票大多在长期使用中被损耗了,而绝大部分的库存粮票又被各级粮食部门所销毁,因此目前粮票的存世量并不多。粮票收藏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的“集粮”大军发展十分迅猛。
为纪念新中国粮票发行60周年,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会与乐山市市中区收藏家协会于日前联合举办了“粮票收藏主题活动日”,来自成都、泸州、宜宾、眉山以及乐山市内多个区市县的粮友及收藏爱好者100多人欢聚一堂,共话粮票收藏。
一九九七年,国内贸易部发型了我国第八套粮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粮票”,全套八枚,分面粉、大米两种票面,面额各为四种,即:500千克、250千克、50千克、25千克。在票面设计上,大米票主图为,票面为棕色,面粉票主图为长城,票面为蓝色,均由财政部监制,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印章。带五角星水印和荧光防伪标记。该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假票,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停止使用。
据了解,徐宝朝是川内首位将“侨汇粮票”进行系统整理的粮票收藏爱好者,其所收藏的“侨汇粮票”也是价值不菲,多数在上千元乃至数千元一枚,而乐山之行更是“侨汇粮票”首次对外展出。
“人物粮票”:历史印迹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