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抗战胜利之初,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已有人提出进行币制改革的建议,当时也曾考虑改革币制。但是,由于币制改革牵涉方面甚多,财经部门官员大多认为尚不具备确保币制改革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没有马上推进币改。然而,进入1948年,法币濒临崩溃,财政困难重重,经济形势危急。如果财政经济垮了,那么政治和军事的全盘覆灭也会接踵而至。在这样一种走投无路的形势之下,不得不再次考虑改革币制,企图通过改革币制来遏制通货膨胀,挽救财政和经济。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5,470,000----日期:2016-07-07
民国银行金圆券一组七十----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04-15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4,120,000----日期:2016-07-26
蔡国强电视购画复合媒材装置----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7-05-24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6-09-26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一张市场成交的价格:
孙像金圆券试铸票正反----------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6-07-06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保安版----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6-04-19
蔡国强金圆券—招财平安符火----价格:RMB4,630,000----日期:2017-08-1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9-25
蔡国强电视购画复合媒材装置----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6-09-19
俞鸿钧班子制订的方案主要着眼于财政收入的增添和改善,建议模拟1937年用关金征收关税的措施,所有纳税款和外贸结汇均使用这种特殊钱币,而不致随法币一起贬值,这样可使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0%多增添到40%或50%。但对此并不知足,以为不能网络举国的金、银、外汇民间储蓄应付现实的难题时势。
近代以来,中国的货币出现了一个极为混乱的局面。上海国民建立后,重视货币制度建设,先后进行了两次币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货币混乱的状况。1933年3月10日,国民实行“废两改元”,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由于准备较为充分,废两改元取得成功。从此银两作为一种货币被废除,在中国境内,袁头币和船洋成为主要货币,其他中外银元逐渐退出流通,混乱的货币得到一次很大改善。
1948年8月18日,下令实验币制刷新,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都市中产阶级因此休业,导致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缘故原由之一。
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发作,战争使得国民军费急剧增添,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为了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瓦解,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为拯救其财政经济危急,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议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1948年8月18日,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1]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按以上要旨,同时公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中华民国人民存放国外外汇资产登记管理办法》、《整顿财政及加强管制经济办法》等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