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国内贸易部发行了我国第八套粮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粮票”,全套8枚,分面粉、大米两种票面,面额各为4种,即:500千克、250千克、50千克、25千克。在票面设计上,大米票主图为,票面为棕色;面粉票主图为长城,票面为蓝色,均由财政部监制,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印章,带五角星水印和荧光防伪标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假票,于1999年12月停止使用。
“那个时候200万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大数目,房子都可以买好几套了。”蒋俊告诉记者,当时整套“文革粮票”才2000多个品种,后来他又陆续收了一些,现在已经达到3000多个品种了。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4,990,000----日期:2017-03-01
2000年国家粮食局粮----价格:RMB4,710,000----日期:2016-01-07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5,210,000----日期:2016-12-11
2000年国家粮食局粮----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02-13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6-03-21
近几年军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5,420,000----日期:2016-09-24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05-20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6-10-13
194549年陕甘宁边区------价格:RMB4,830,000----日期:2017-03-15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2,960,000----日期:2017-07-15
蒋俊这次带来的这套“粮票”从1957年发行,截止2000年结束,共计9个版本、170多种粮票,包括“粮定额支票”、“价购粮票”、“供给粮票”、“粮票”4个类别。“我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集‘粮票’的,一共收了20多年才收集齐。”蒋俊说,这部“粮票”包括1957年发行的16种票种、1958年发行的16种票种、1960年发行的8种票种、1964年发行的8种票种、1967年发行的20种票种、1971年发行的20种票种、1981年发行的20种票种、1997年发行的8种票种、2000年发行的56种票种,涵盖了每个时间段所发行的粮票,也算是用粮变化的一个见证。
粮票属于“断代”收藏品,现早已停止发行和流通。居民手里的粮票大多在长期使用中被损耗了,而绝大部分的库存粮票又被各级粮食部门所销毁,因此目前粮票的存世量并不多。粮票收藏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的“集粮”大军发展十分迅猛。
为纪念新中国粮票发行60周年,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会与乐山市市中区收藏家协会于日前联合举办了“粮票收藏主题活动日”,来自成都、泸州、宜宾、眉山以及乐山市内多个区市县的粮友及收藏爱好者100多人欢聚一堂,共话粮票收藏。
其中,1957年和1958年,粮食部正式印制发行“粮定额支票”,品种有面粉、大米、粗粮、马料四种,面额分别为50斤、100斤、1000斤、5000斤,票面有编号,是领粮、领料的凭证。为了方便领薪金的军官和在编职工购粮,1960年又印制了“价购粮票”。现行的粮票,是2000年由财政部监制、国家粮食局印制发行的。
由财政部监制,背面印有国家粮食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印章,背面下方用荧光印有“粮票”字样,在紫光灯下清晰可见。整套票均带编号,有不同的水印防伪标记,其票面图案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
这套粮票全套56枚,是我国粮票枚数多的一套。它还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不仅有荧光防伪标记,而且每种版别、每种票面均有不同的水印;版别多,虽然是一套票,分为7个版别;流通使用周期短,从2000年到2006年,7年中每年使用一种版别的粮票,年初开始使用,年底即行作废。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退休”,其间长达38年。随后,方寸粮票进入收藏市场,很快就成为广受追捧的收藏佳品。目前,我国的粮票收藏正渐入佳境,与邮票、钱币、烟标、火花并称为“五大收藏品”。据报载,香港普艺公司在2005年8月6日举行的钱币邮票和怀旧收藏拍卖会上,首度参拍的全套“中国粮票”,仅拍卖底价就高达2.4万港元;在2007年4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第四届票证竞卖会上,一组山东解放区粮食票证(一共35枚)以3.12万元成交,创下了近几年来国内粮票拍卖的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