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挨个联系熟悉的卖家,每周惠顾常去的藏品市场,始终求而不得。此时,他听说库尔勒的一位藏家由于急等用钱,想脱手一批老大面值粮票,其中可能有这张拾市斤的大面值粮票。
几天后,他坐火车赶到这位藏家的住处。这位藏家告诉他,自己手头确实有1957年的新疆拾市斤大面值粮票,可是不光卖,要买,必须把他珍藏的五百多张大面值粮票一同买走。
1984年11月,上海市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会议认为,全国农村进行改革后,粮食已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粮食供应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又由于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因此上海可以大胆地实行改革。办法是让粮食部门多储备一些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敞开供应。如果发现周围地区大量抢购,再提高粮价和研究其他对策。
民国·解放区东北粮食总局前----价格:RMB4,690,000----日期:2017-07-10
解放区粮票一组八枚解放区粮----价格:RMB5,490,000----日期:2016-11-23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10-26
1948年东北粮食总局前方----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6-11-03
全国各地方粮票、邮票、煤票----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7-07-20
近几年大面值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5,770,000----日期:2016-06-28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7-04-11
大面值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07-21
粮票二枚粮票二枚--------------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7-07-08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5,790,000----日期:2016-08-08
所谓“开门票”,是指天下各地刊行的首套大面值粮票,1957年刊行的新疆大面值粮票就是新疆大面值粮票的“开门票”。阮承忠言诉记者,2005年,他发生了做新疆“开门票”专题的想法,那时大面值粮票已离别市场多年,找寻并非一朝一夕。
至此,新疆大面值粮票“开门票”的七位家族成员在他手中得以团圆。谁都没想到,近两年来,大面值粮票珍藏市场风生水起,甘肃、江西等地的“开门票”均都泛起了每套3000元至5000元的价钱行情。
有人听说刘老收藏了不少“重量级”粮票,想花重金收购,却都被刘老婉言谢绝了,他说:“粮票不仅仅是一种票面凭证那么简单,是一种文化资产、一种历史的见证,它的价值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为了研究粮票,刘老的书房还放着大量的历史书籍,如《中国近代史》、《江苏省粮食志》、《扬州市志》等。
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钱币专项会副主任姜彩芳说,在“开门票”总体趋势看好的情况下,新疆的“开门票”能在价格上更胜一筹,是因为它比其他城市的“开门票”迟到了两年。
国内其他地区的粮票多在1955年发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厅在1957年才首次印发了新疆地方粮票,当时印制的面值合计为1800万公斤。
刘老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扬州人,他的藏品中自然不能缺少了扬州本地的粮票,他手中有不少新中国成立后扬州自主发行的早的粮票。
据其介绍,新中国是从1955年由国家和省级发行粮票的,地方是从1958年开始发行的,他手中就有1958年扬州发行的定额粮票。除此之外,他还收藏了直到1993年禁止使用粮票时不同版本和票面金额的60种扬州粮票,票面小的半两,大的100市斤。
前不久,刘老在整理粮票时发现了以前一直被他忽视了的一个细节,在清朝的“钱粮串票”上加印了“宪奉筹议赔款地丁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正”或“每两加方钱叁佰文正”(折银1.875钱)。刘老从资料得知,该赔款正是1901年“辛亥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刘老引用史料介绍,1901年9月7日(光绪27年,辛丑7月25日)李鸿章代表清同八国联军及西、荷、比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十二条。其中“赔款”给1900年(庚子年)侵华的八国联军,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庚子赔款”。当时已是国库亏空的清如何偿还巨额赔款呢?除了国家的关税、盐税,清强迫各省每年摊派2000万两,官府则把巨大的负担转嫁于平民头上,在平民使用的粮票上加注了“每两筋加制钱叁佰文”,平民手中的粮票就缩水了。